张家界国学网

简析生态文明及其价值观

时间:2011-01-16 01:48 来源:张家界国学网  作者:伍大荣  点击:次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性,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现实选择外,还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这就是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
    生态文明是一种世界性或全人类性的文明,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20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科研成果,诸如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伦理、生态文学、生态艺术以及生态神学等。这些成果的创建,既表明了生态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的渗透,也显示出一种生态文明正在全球蔓延。生态文明属于全人类,这是因为: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科学是无国界的,它为所有的人提供正确认识的理论基础,生态本身的物质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对所有的人都同样起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而生态文明是这种状态的产物,又对维护这种状态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生态文明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作为一股思潮,它淹没的文明阵地越多,越证明自己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现象的重要价值。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四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一致为目标,体现了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吸收了包括中华传统生态文明、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在内的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的一切生态文明成果。
    二、生态文明的内容十分广泛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教育、生态传媒、生态文艺、生态美学、生态宗教文化等要素。这些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生态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作为一种自然观,它既反对“反自然”的观念,又反对“自然主义”的观念,主张将“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一种世界观,它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论框架,是对传统哲学的革命。一是生态哲学促进了世界观的转变。传统的单纯的“人是万物之灵”、人“征服自然”的观念不仅使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而且使人类备受自然的惩罚。生态哲学强调,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保护自然系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自然系统无异于毁灭人类自己。二是生态哲学促进了方法论的转变。生态哲学强调,对自然的研究与对人的研究并重,以整体性的方法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三是生态哲学促进了价值观的转变。生态价值观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人类个体所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小。从时间上来看,人类追求眼前利益的价值导向必将使人类提前离开自然界。因此,它要求人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利益打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伦理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生命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把道德研究从人与人的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研究人对地球上生物和自然界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强调“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这就是说,生态伦理是关于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所应采取的行为的伦理道德。生态伦理的思想虽然在中国自古有之,但是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是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发现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进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与此同时,引进和评价西方生态伦理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道德也很快成为我国学界的一个热点。实践表明,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仅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不够,还要靠传统伦理道德调节手段。只有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才能激发起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自觉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自觉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生态科技。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但同时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科技发展不能不重新认识和考虑人类对自然的依赖问题,不能不自觉承担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于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生态科技应运而生。生态科技亦即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当然,这里的“生态化”不是各门科学技术化为生态学,而是确立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意识,使科学技术发展带有鲜明的生态保护方向。也就是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运用科学的生态学思维,对科学技术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新形式。生态科技把生态价值概念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强调发明和创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又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科学技术。它要求我们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使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社会——自然”这一复合生态系统的健全方向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思想、适用技术和具体途径。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全民实施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教育建设应当努力使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都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同时,使受教育者获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和人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态环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防治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等知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培养人们的生态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人们保护生态和优化环境的素质。生态法制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集体利益的有力手段,对于许多施害行为,尤其是以破坏生态获取私利的行为,往往只有运用法制手段方可制止。生态文明建设要把全民生态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生态保护提供法制思想保证。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是在当代生态观念的启迪下新兴的一门跨学科性的美学应用学科,它以“生态美”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弘扬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体意识,把我国传统美学以人的生命体验为核心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与近代西方以人的对象化和审美形象关照为核心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态美”的范畴,由此克服美学体系中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肯定主体与环境客体不可分割的联系,追求“主客同一”的理想境界,从而使美学价值既成为人的生命过程和状态的表征,又成为人的活动对象和精神境界的体现。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赋予美学理论以新的思路和内涵,而且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功能。
    生态文艺。
    生态文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有独特之处和重要地位。它给人的生态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它能使生态文明表现得有血有肉,具有生动丰满的形态、内涵和情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犹更斯等作家“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生态文艺因其生动地揭示了生态文明的价值和意义,使之更有生气和活力。生态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应当在其生动的感情关照中,充分体现现代人的生态环境意识、生态审美情趣,生态思想情感,生态愿望要求,突出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精神风貌,努力使人们在对自身价值和本质力量的发展和确证中,获得传统文艺不同的精神愉悦。
    除此之我,生态传媒、生态宗教文化也是生态文明体系的要素。宗教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保护实践,对于现代生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生态宗教文化;生态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应当在其生动的感性关照中,充分体现现代人的生态环境意识、生态审美情趣、生态思想情感、生态愿望要求、突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生态文明精神,努力使人们在对自身价值和本质力量的发现和确证中,获得与传统文化不同的精神愉悦;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赋予美学理论以新的思想和内涵,而且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功能和作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行业,应当把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各项建设事业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实以宣传和传播为特征的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存在着价值观问题。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所以,价值观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价值观往往是隐含在人的意识中最深层的东西,常常不为人们所明晰地察觉,但它对人的心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精神世界中价值取向的褊狭,才是最终造成地球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价值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种“方向盘”的作用。仔细考究便可发现,引发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或者社会意识原因,是与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相对应的传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永不枯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和污染物具有无限的净化能力;自然环境只有资源价值,是人类无偿消费的对象。因此,要克服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彻底扬弃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树立起新的生态价值观。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树立生态价值观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所在。
    生态文明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与传统的极端功利型思维方式相对立的互利型的思维方式。用这种互利互惠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价值核心是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也就是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既维护人类的利益,又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并最终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共存共荣、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基础是当今社会正在出现的生态化或绿色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恩格斯曾经指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迄今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人们为消除生态危机,便开始追求一种生态化生产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对生产方式或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变革和转换。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使生产生活沿着与自然系统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使之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走上一条与自然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协调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看到,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马克思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由此也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逐步出现了人与自然互利互惠的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文化领域,从而促使生态文明及其价值观基础——互利型思维方式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和确立。可以说,这种两型社会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人类文明演变的基本趋势。
    中国在百多年时间内从农业文明一跃而入工业文明,再由工业向上一跃,提前跨入生态文明,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中国已经同时具备实现这一战略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并发展生产力,国民财富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基础;中国已经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一个承载千年道统的政治民族最终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基础;充满智慧的中华道统在现代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基础。因此,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人类三期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市社科联副研究员、张家界国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8页。
[2]余谋昌:《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86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张家界国学教育研究会恭制  张家界市天门路下白鹤嘴98号

建站日期:2008年8月8日 联系我们: zjjgxw@163.com TEL:0744-8266098

湘ICP备09022261号   

louis vuitton bags louis vuitton handbags Jordan 11 Retro cheap jordan shoes cheap jordan shoes Air Jordans Shoes beats by dre cheap monster beats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