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作用
时间:2012-12-17 23:45 来源:张家界国学网 作者:伍大荣 点击: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和谐相处,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的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支持政协履行职能,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共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多年来,各级政协以及各部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充分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认真履行监督、管理、服务等职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更加重视政协以及各部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作用。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武装。笔者认为,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文化中处理好几个关系,从而发挥真重要作用。
一、把握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第,发挥好人民政协的引领作用
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在每个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我们党一诞生就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现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是我们的主导文化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最规范最有地位的领导机构,担负着掌握主导文化,吸收多元文化的重任。人民政协要把握好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大力宣扬主导文化、兼收并蓄多元文化,运用主导文化引领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和谐社会是把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朝着绝大多数人认定的共同目标前进,组成社会交响乐,奏出和谐的动人乐章。作为人民政协组织构建和谐文化,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才能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应当是多样化社会,多种所有制并存必然决定多元文化同在,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非处处强调一言堂、一个腔调,和谐不仅能表现为矛盾的同一性,同时也体现为矛盾的差异性,而正是文化的差异性在呼唤和谐文化。和谐文化贵在“和而不同”,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多元归于一体,一体包涵多元。“多元”兴旺了,“一体”必然发生。
二、把握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发挥好人民政协的整合作用
文化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文明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文化是动态的,各种不同的文化都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顽强地表现自己。由于多元文化的自我张扬与吕显,必然带来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碰撞、摩擦和搏弈,研究文化冲突恰恰是构建和谐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谐状态不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消失,而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是矛盾差异的相对均衡和中和。古人说过“相反才需要和”而“相异才需要谐”,有文化冲突就需要进行文化整合,整合的结果成了“文化融合”,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中西文化冲突整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孔子学院遍布五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是和谐文化演化的螺旋轨迹,作为人民政协组织要把握这种轨迹和趋势,主动整合,促进融合,使人民政协组织的作用有效发挥。
三、把握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第,发挥好人民政协组织的统揽作用
早在西周末年,伯阳父(史伯)就阐述了“和实生的,则则不继”的思想理念,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也提出了“美在和谐”的哲学命题,而孟子更是把“人和”上升到高于天时、地利的位置。我们党今天所倡导的和谐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创新发展。文化是积累的过程,也是继承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构建和谐文化不能闭门造东,必须继承和借鉴社会发展上的一切优秀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同时,建设和谐文化更要提倡文化创新、创新思维的方式可以是延长式的“推陈出新”,也可以逆向否定式的“破字当关,主在其中”,这种“推”和“破”虽然造成的表面的不和谐,但这往往是更高层次和谐的序幕。此外在文化创新中要提倡宽容,宽容是创新的土壤,古今中外有多少“谬论”是在经过被否定多次之后才被公认为真理的。
四、把握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发挥好人民政协的推动作用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凝聚着一个民族对世界和自然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民族素质,塑造高尚人格。和谐文化维护党和人民意志,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制约力和凝聚力。先进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形态的先进文化,但先进文化的和和谐属性,内在地决定了每一个形态的先进文化都蕴含着一定的和谐文化。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二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旗帜,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两者共同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作为人民政协只有把握好这个关系,才能实现“社会以人为本”与“人以社会为本”的相结合,只有把握发展繁荣和谐文化的要领,协调好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才能增强和谐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要把文化建设和重大问题纳入政治协商程序,畅通政协委员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民主监督渠道,要加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沟通,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参政议政效果更好地体现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来。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广泛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我们要正视历史的经验教训,直面世界文化的交通交融交锋,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坚持古为今用,详为中用,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必须坚持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好地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倍珍惜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不断汇聚新的精神力量,创造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必须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要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大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牺牲品,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要深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好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系:1993年被评为湖南省首届优秀理论家,张家界市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
张家界市国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 上一篇: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下一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