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清理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上的绊脚石
时间:2011-11-11 21:14 来源:环球网 作者:罗竖一 点击:次
2011年10月18日晚间时分,十七届六中全公报见诸国际互联网。笔者即拟了提个时评文章标题《中华民族提出“文化强国”理念具有划时代意义》,然由于时间等方面的因素,一直未能成文。
不过,在10月25日发表的时评文章《中国打造文化强国离不开传统文化》中,笔者倒是提及了:“2011年10月18日,中华民族正式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强国”之战略”。
而2011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
也就是说,坚持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系文化强国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之重要战略思想和目标的必经之路。
而《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认为:“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基本国情看,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政治基础,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能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从实践探索看,这条道路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适应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符合具体国情、顺应时代要求、体现发展方向、反映党的宗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特色。从理论层面看,无论是文化的发展性质、发展目的,还是文化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以及文化的发展格局、发展保障,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拓宽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此,笔者表示认同。
然而,具体如何才能走好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这条必经之路呢?
笔者认为,在打对旗帜之前提下,中华民族还得亟须清理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上的绊脚石。
那么何谓“绊脚石”呢?
不过,在10月25日发表的时评文章《中国打造文化强国离不开传统文化》中,笔者倒是提及了:“2011年10月18日,中华民族正式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强国”之战略”。
而2011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
也就是说,坚持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系文化强国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之重要战略思想和目标的必经之路。
而《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认为:“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基本国情看,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政治基础,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能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从实践探索看,这条道路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适应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符合具体国情、顺应时代要求、体现发展方向、反映党的宗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特色。从理论层面看,无论是文化的发展性质、发展目的,还是文化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以及文化的发展格局、发展保障,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拓宽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此,笔者表示认同。
然而,具体如何才能走好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这条必经之路呢?
笔者认为,在打对旗帜之前提下,中华民族还得亟须清理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上的绊脚石。
那么何谓“绊脚石”呢?
概而言之,最为主要的绊脚石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华先哲的诸多误解。
譬如,至今很多的中国人还都误以为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维护专制制度,属于封建糟粕,且顽固地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孔子,有了儒家,所以才导致百年前中国处处遭受外辱,而如今也没有成为世界头等强国。
但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孔子及其儒学,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实功不可没没。换言之,像世界仰慕的大唐帝国、“国民生产总值曾经占世界80%” 的北宋王朝, 以及“太平天国起义前,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29%——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大清等王朝,都是在深受孔子和儒学影响的。
当然,严格地来讲,在中华民族最近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家、兵家、道家、佛家和墨家等“百家”也都有或大或小的历史贡献。
而鲜为人知的人,“自1959年建国、1965年独立以来,保持了近四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400美元上升至3万多美元”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奉行中华传统之儒家和道家。
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新加坡治理得非常不错,而新加坡东亚研究所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东亚中心兼职研究员陆丁的《儒家治国之道在新加坡的实践》文章明确指出:“儒家治国理念强调和谐的社会秩序:君臣父子,天人和一,四海之内皆兄弟。为此,为政者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协调照顾各方利益。新加坡政府不仅注意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也大力维护民族和谐,提倡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并存共荣。尽管华人占总人口将近八成,政府仍十分注意维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从不在公共政策上给予华人不应有的优待。当局对于有损社会族群和谐的极端思想和言论总是小心坚决的阻止流传,防止祸起萧樯。”
譬如,至今很多的中国人还都误以为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维护专制制度,属于封建糟粕,且顽固地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孔子,有了儒家,所以才导致百年前中国处处遭受外辱,而如今也没有成为世界头等强国。
但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孔子及其儒学,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实功不可没没。换言之,像世界仰慕的大唐帝国、“国民生产总值曾经占世界80%” 的北宋王朝, 以及“太平天国起义前,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29%——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大清等王朝,都是在深受孔子和儒学影响的。
当然,严格地来讲,在中华民族最近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家、兵家、道家、佛家和墨家等“百家”也都有或大或小的历史贡献。
而鲜为人知的人,“自1959年建国、1965年独立以来,保持了近四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400美元上升至3万多美元”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奉行中华传统之儒家和道家。
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新加坡治理得非常不错,而新加坡东亚研究所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东亚中心兼职研究员陆丁的《儒家治国之道在新加坡的实践》文章明确指出:“儒家治国理念强调和谐的社会秩序:君臣父子,天人和一,四海之内皆兄弟。为此,为政者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协调照顾各方利益。新加坡政府不仅注意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也大力维护民族和谐,提倡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并存共荣。尽管华人占总人口将近八成,政府仍十分注意维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从不在公共政策上给予华人不应有的优待。当局对于有损社会族群和谐的极端思想和言论总是小心坚决的阻止流传,防止祸起萧樯。”
诚然,我们不否认中华传统文化也有不足之处,就像今日之欧美文化一样,亦有其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主观地全面否定中华传统文化。
而今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已十分明晰,所以,中华民族亟须清理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上的绊脚石。譬如,笔者上述的“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华先哲的诸多误解”之绊脚石,以及家喻户晓的“崇洋媚外”之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