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講義草稿)
(共10集, 20小时)
朱子治家格言(原文不計標點題目共524字)
1.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2.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3.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4.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5. 自奉必須儉約。
6. 燕[1]客切勿留連。
7.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8.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9.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
10.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11. 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
12.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13.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14. 居身務其質樸[2]。
15. 訓子要有義方。
16. 勿貪意外之財。
17. 莫飲過量之酒。
18. 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
19. 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
20.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21.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22.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
23. 長幼內外,宜辭嚴法肅[3]。
24.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25. 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26.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婦求淑女,勿計厚奩。
27.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
28. 見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29.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30.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31. 毋恃勢力而淩逼孤寡。
32. 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33.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34. 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35. 狎昵[4]惡少,久必受其累。
36.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倚。
37.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
38. 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39. 施惠無念。
40. 受恩莫忘。
41. 凡事當留餘地。
42. 得意不宜再往。
43.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44.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45.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
46. 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47.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48. 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49.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
50.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51.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52. 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53.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54. 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治家格言》演義
解釋名題:
(一) 朱子其人
朱柏廬(1627~1698年),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名用純,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諸生。清順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禦清軍時遇難。他的心靈因此受到很大震動,決心要向父親那樣,堅持民族氣節,決不屈膝事敵。他上侍奉老母,下撫育弟妹,播遷流離,備極艱辛。待局勢稍定,才返故里。因敬仰晉人玉裒攀柏盧墓之義,故自號柏盧。居鄉教授學生,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並進,躬行實踐。他深感當時的教育方法,使學生難以學到真實的學問,故寫了《輟講語》,反躬自責,語頗痛切。曾用精楷手寫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生平精神甯謐,嚴以律己,對當時願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堅辭不應博學鴻儒科,後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飲大賓。他痛惡官場中虛偽阿諛之風,不與官吏豪紳應酬。朱柏盧臨終前留給其弟子的遺囑是“學問在性命,事業在忠孝”。
其所著《朱子治家格言》(一名《朱子家訓》)講求道德修養、行為規範的準則,勸人勤儉治家,安分守己,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幾百年來傳頌全國,至今在東南亞各國影響極大。
朱柏盧提倡知行並進,躬行實踐。他深感當時的教育方法使學生難以學到真實的學問,故寫出了《輟耕語》,反躬自責,語言痛切。他也曾用精楷手寫了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他敬仰晉人王褒,於是效仿他,取廬墓攀柏的意思,自號柏盧。居鄉潛心治學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春秋五傳酌解》、《困衡錄》、《毋欺集》等。
(二) 治家格言,即是家訓,所以必無曲言阿世之嫌。既要導兒孫以正路,指出真善美;又要切實可行,不會假大空;所以家訓,最為平易近人,琢磨為人處事,可以先從這裡入手。並且此書的特點是,既有說理處,又有實踐處。家庭教育,言傳身教。
(三) 格言:即是真理,而又有格物之意,修身之始在格物。
(四) 治家以修身為本。故通篇皆是修身之訓。曰治家,前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後通治國平天下。
正文釋義
本次習講特點:每句格言皆分約事,約心來開解。
1.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注釋】
庭除:庭院。這裡有庭堂內外之意。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濕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後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並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演義】
中國古文化中的傳世之作,凡是首句,都有極其深刻的意義,而不是隨便放在開頭的。
如《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論語》首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中庸》首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孟子》首句:“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弟子規》首句:“父母呼,應勿緩。”
在字面以外,意義都十分深刻,各各都說盡了聖賢之道。所謂“提綱挈領”。必然得到真實的利益,萬萬不可小視了。
這裡首句就事上和心上講各有三層意思:
*約事則一早起,二勤勞,三整潔。 是不是父母對我們從小就講、耳提面命的呢?既然親切,又怕大家視為老生常談,而不再重視。而,老生常談的內容,恰恰是最重要的!
*約心則一自強,二恭敬,三清凈。
一黎明即起: *約事則為早起:從生理講,李鴻章《家書》說:“清晨之氣最佳,終夜緊閉臥室之內,濁氣充塞,一吸清氣,精神為之一爽,百病皆除。”
從個人修身講,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弟子規: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從家政講,《曾國藩家書》說: “晏起,為敗家之凶德”;“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
*約心則自強。 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從早起來鍛煉自己自強不息的精神。
二灑掃庭除。 *約事,勤勞。 業精於勤荒於嬉。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在於精勤。勤能補拙。 從小能早起灑掃,及長則能勤於學業,工作則能勤於事業,修道則能勤於道業。
* 約心,勤表恭敬,心中主敬存誠,身體必定勤勤肯肯,敬人敬事敬物。禮記首篇《曲禮》第一句,曲禮曰:無不敬。
《曾國藩家書》說:“諸弟不好收拾潔淨,此是敗家氣象。一代疏懶,二代淫佚,則必有晝睡夜坐、吸食鴉片之漸矣。” 以小見大,防微杜漸啊!
三要內外整潔。 *約事,整潔。弟子規: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 置身在清淨的讀書場所,心很容易靜下來,沈靜的心就像清澈的湖水,任何影像都可以清楚顯現,是故「清淨心能生智慧」;同時在窗明幾淨的書房用功,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 約心,清凈。內外整潔:內是心,外是境,心凈則國土凈。 只要眾生的心地清淨,人人積極行善,並且積功累德,國土自然清淨,自然可免於天災人禍的恐懼與威脅,好比「響必隨聲」、「影必隨形」,這是必然的因果定律。由上可知,既成環境的驟變會影響我們的生存,但是只要我們集合眾人的心力,同樣可以改造環境,塑造一片安和樂利的人間淨土,和諧世界。
#第1集b
2.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注釋】既:已經。到了晚上便要休息並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演義】
* 約事約心各有兩層意思:約事則一夜生活要清靜,二家居要謹防盜賊。
* 約心則一知止,二防心離過。
一,既昏便息。
*約事則一夜生活要清靜。一個人精神體力到晚上疲倦了,就應入眠。尤其是小孩子正當發育、求學期間,能在九點左右入睡是最好的。因為能把握時間入睡,才能睡好。
所謂應酬,有必不可免者,有無關緊要者,要能免則免。比如,抽煙,喝酒、打麻將、夜總會等,既損時間、又損健康、又無益於學識。
*約心,知止。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得,謂得其所止。
二,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 約事則家居要謹防盜賊。
* 約心則防心離過,多加懺悔,改過自新。
關鎖門戶,指關閉貪求攀緣之心,斷除惡緣。
必親自檢點,指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注釋】:對於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演義】
* 約事則珍惜糧食物力。
據統計,在美國,大約27%可消費的食品被浪費掉。每個美國人每天都會浪費一磅食品,每年扔掉4370萬噸食品!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發佈報告稱,長期饑餓人口的人數預計今年會超過十億! 食品垃圾會釋放溫室氣體甲烷。
美國聯邦政府累計債務達到65.5萬億美元,不僅是美國GDP的4倍還多,而且也超過了整個世界的生產總值。 美國家庭債務目前已超過30萬億美元(人均10萬美元),人均收入是$38,000。 不吃不喝幹2年還債都還不完。
* 約心則常年惜福報恩。
毛主席的普通睡衣用了20年,有73個補丁。
周總理“縫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人的福分一定,奢侈則必早窮,如父親說村裡的小地主扔臘腸,最後餓死。
每天我們飯前念感恩,飯後將熱水洗碗飲凈。
【例】韓信報一飯之恩。
漢朝的韓信,是漢初建國三傑之一。韓信在未發達時,生活非常困苦,嘗釣魚淮陰下,終日不得一飯。有一漂母(即以洗滌衣物維生的婦女)見到韓信有飢色,便給他飯吃。韓信謝曰:「吾日後功成名就,當重報母。」漂母生氣的說:「大丈夫應該自食其力,我是可憐你沒飯吃,豈望你報答呢?」後來韓信封楚王後,差人尋訪漂母。韓信令左右賞賜漂母千金,母拜謝而去。
父母養育之恩,欲報無涯。 不念父母恩者,非人類也。如東北黑龍江雙城十八歲女孩與男友厄難(2007年四月十八)。
4.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注釋】:未雨而綢繆(chóu móu):天還未下雨,應先修補好屋舍門窗, 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演義】
* 約事則,凡事要預先作好準備。凡事豫則立。
* 約心則明信因果,及時行善,則必有後福無窮。
【例】孟嘗君
馮驩聽說孟嘗君樂於招攬賓客,便穿著草鞋遠道而來見他。孟嘗君說:“承蒙先生遠道光臨,有什麼指教我的?”馮驩回答說:“聽說您樂於養士,我只是因為貧窮想歸附您謀口飯吃。” 孟嘗君便收他為食客。管事的懂得孟嘗君的意思,就把馮驩當作下等門客對待。過了幾天,馮驩靠著柱子敲敲他的劍哼起歌來:“長劍呀,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呀!” 管事的報告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照一般門客的伙食辦吧!” 又過了五天,馮驩又敲打他的劍唱起來:“長劍呀,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呀!” 孟嘗君聽到這個情況,又跟管事的說:“給他備車,照上等門客一樣對待。”
又過了五天,孟嘗君又問管事的,那位馮先生還有什麼意見。管事的回答說:“他又在唱歌了,說什麼沒有錢養家呢。” 孟嘗君問了一下,知道馮驩家裡有個老娘,就派人給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這一來,馮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過了整一年,孟嘗君當時正任齊國宰相,受封萬戶于薛邑。他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食邑的賦稅收入不夠供養這麼多食客,就派人到薛邑貸款放債。由於年景一年到頭都不好,沒有收成,借債的人多數不能付給利息,食客的需用將無法供給。孟嘗君便迎進馮驩希望替他去索取欠債。馮驩臨走的時候,向孟嘗君告別,問:“回來的時候,要買點什麼東西來?” 孟嘗君說:“你瞧著辦吧,看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 馮驩到了薛城,把欠債的百姓都召集攏來,叫他們把債券拿出來核對。老百姓正在發愁還不出這些債,馮驩卻當眾假傳孟嘗君的決定:還不出債的,一概免了。老百姓聽了將信將疑,馮驩乾脆點起一把火,把債券燒掉。
馮驩趕回臨淄,把收債的情況原原本本告訴孟嘗君。孟嘗君聽了十分生氣:“你把債券都燒了,我這裡三千人吃什麼!” 馮驩不慌不忙地說:“我臨走的時候您不是說過,這兒缺什麼就買什麼嗎?我覺得您這兒別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義,所以我把‘情義’買回來了。” 孟嘗君很不高興地說:“算了吧!”
後來,孟嘗君的聲望越來越大。秦昭襄王聽到齊國重用孟嘗君,很擔心,暗中打發人到齊國去散播謠言,說孟嘗君收買民心,眼看就要當上齊王了。齊湣王聽信這些話,認為孟嘗君名聲太大,威脅他的地位,決定收回孟嘗君的相印。孟嘗君被革了職,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這時候,三千多門客大都散了,只有馮驩跟著他,替他駕車上薛城。當他的車馬離開薛城還差一百里的時候,只見薛城的百姓,扶老攜幼,都來迎接。孟嘗君看到這番情景,十分感觸。對馮驩說:“你過去給我買的‘情義’,我今天才看到了。”
後來,馮驩又用巧計幫助孟嘗君恢復了齊國相位。
孟嘗君寬宏大度,便能有人才。 能佈施,便得民心。
《大學》: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百乘之家,不畜聚歛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第2集a
5. 自奉必須儉約。
【注釋】: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
【演義】
* 約事則,節儉,儉以養德。驕奢者必敗。
【例】夏桀驕奢自恣。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後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桀十分寵愛妺喜,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台和玉床,這一切的負擔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妺喜歡笑不已。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
【例】范仲淹斷齏畫粥,掘金不動
* 約心則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不攀緣妄境。
朱子:存天理,滅人欲。
人性本善,由對境涉緣,不加檢察,遂致起諸執著、好惡、種種情見,以埋沒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聖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複其初。其語言雖多,總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
6. 燕[5]客切勿留連。
【注釋】: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留連忘返。
【演義】
* 約事則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以酒肉交朋友。
【例】華倫巴菲特,世界第二有錢的人,慈善捐款總數達370億美金,他現在還是住在50年前,結婚後買的,只有三房的屋子。 他說,這房子已經滿足他所有的需求了。這房子沒有圍牆或是圍籬。他自己開車到處跑,沒有司機也沒有保鏢。他從不搭私人噴射機,儘管他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私人噴射機公司。他不做上流社交圈活動。他回家的休閒活動是弄一點爆米花,看電視。他不帶手機,桌上也沒有電腦。
比爾蓋茲,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在數年前第一次與他會面。 蓋茲認為自己和巴菲特是完全不同的人。所以那次會面只排了半小時的時間。 結果他們談了10小時,蓋茲也成了巴菲特的信徒。
* 約心則待人處事接物,用智慧不用感情。
7.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注釋】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饈(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譯文):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
【演義】
* 約事則再說節儉之德。
諸葛亮《誡子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例】我在美國留學時候,用舊鍋,買廉菜,蓋書本,奉行“七不”戒律:不看電影電視,不逛商場,不留長頭髮,不穿奇裝異服,不亂花錢,不亂交朋友玩樂
不談戀愛。
* 約心則法喜不從外來。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顔回簞食瓢飲,居陋巷而不改其樂。
聖賢之學,皆從心性中流出。能學而時習,無時不覺,則無時不悅,法喜充滿。此種喜悅,並非外來,乃從不斷親身證明聖賢之理論境界中得來。 此種喜悅,是學人不斷修學和傳道的精神動力,使人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朱子詩曰:“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豈是五欲(財色名食睡)之樂可以同日而語哉?
8.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注釋】不要營造華麗的房屋,不要圖買良好的田園。
【演義】
* 約事則為不奢。家業不在華屋良田。
【例】中國首富自殺的省思
在《2008胡潤套現富豪榜》上,黃光裕以135億元的套現排在第一位。
黃光裕曾經說過:“人的發展問題,看你是貪心多還是野心多,或者是霸氣多,再一個,看你有沒有那個膽量。”2008年11月因經濟犯罪被捕,今年4月29日自殺未遂。
《憨山大師勸世文》: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例】菲國前總統馬科斯,聚斂財富若干億萬,權傾一時。臥病異域時,境況淒涼,據報載其夫人當年的皮鞋即達數千雙。後來四面楚歌,連律師費都付不起。
《憨山大師勸世文》: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赤手一雙。
【例】范仲淹捐學宮
範文正公捐蘇州南園住宅為學宮。結果,四個兒子都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個個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兒子們曾經請他在京裡購買花園宅第一所,以便退休養老時娛樂。他拒絕。範公出將入相幾十年,所得的俸錢,也都作了佈施救濟之用;所以家用極為節儉,家人皆是布衣。范公去世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
《孟子》曰:為富不仁,為仁不富。
司馬溫公家訓云:“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第2集b
*約心則重德輕財。
《論語》: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究竟是何處,不必詳考。
孔子志在行道,而道不行,但不怨天尤人,此處不行,可往他處,所以「欲居九夷」。「欲」是僅有此意而已。有人認為,九夷之地鄙陋,奈何能居。陋是意指沒有文化,人民不懂禮義。孔子說,君子居在那裏,就不陋了。
君子,是泛指能教化人群的人,例如箕子居在朝鮮,教化朝鮮人,朝鮮即不陋。
學儒當學孔子那樣存心淑世的精神。
《大學》曰: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本性本具無量福德,何必心外妄求?慎德,是先悟性體。用人,是智慧莊嚴。理財,是福德莊嚴。
儒家講:“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篇》)
佛家云: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華嚴經十回向品)
把自己渾然放下,才能見自本性,而捨盡了,便得到宇宙!
《了凡四訓》:
達者內舍六根,外舍六塵,一切所有,無不舍者。苟非能然,先從財上佈施。……內以破吾之慳,外以濟人之急;始而勉強,終則泰然,最可以蕩滌私情,祛除執吝。
【例】捨得有感
“茂森兒,做母親的,希望你更上一層樓,希望兒子做君子,做聖賢。你能滿我的願嗎?”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捨-得:捨房子得房子住,捨車得車坐,捨薪資得自在“棄金銀於無用之地”,捨名位得尊重。
9.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
【注釋】社會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邪淫和盜竊的媒介。[6]
【演義】
* 約事則交往以慎。
*約心則心有邪念,便與邪緣湊合。
【例】美國新奧爾良男子因色心被盜腎
10.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注釋】美麗的婢女和嬌豔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演義】
* 約事則婢美妾嬌易於令人生邪思,促邪淫之增上緣。
【例】諸葛亮妻子黃月英黃頭發黑皮膚,但知識廣博,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韜略近于諸書無所不曉,諸葛亮在南陽時聞其賢,迎娶黃月英。
【例】
《太平廣記》:唐朝節度使嚴武年輕時與一軍官是鄰居,見到他女兒美麗,千方百計引誘,終於兩人一起私奔逃走。軍官告到朝廷,朝廷便下令追捕。嚴武畏罪,殺死該女,企圖滅跡。後來嚴逃往四川省居住,忽然得病,見到該女冤魂前來索命,女魂說:“我和你一起私奔,雖然失德,但也並沒有辜負你,卻被你殺害,你真是殘忍,我已經告到上帝,准許我明天復仇。”第二天清晨,嚴武果然暴死,年四十。
*約心則以德為美,不以色為美。 相由心生,非用濃妝,而自莊嚴。
11. 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
【注釋】家僮、奴僕,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豔麗的妝飾。
【演義】
* 約事則防微杜漸,不令驕奢淫逸之心滋長。
【例】2009年2月21日,海南省海口市一公務員與其年輕保姆私通,其妻報復刺傷年輕保姆,毀了一個幸福家庭。
【例】(出在官法戒錄)郎吏馮球。家最富。為妻買一玉釵、奇巧直七十萬錢。先是相國王涯之女、請買此釵。王曰、我一月俸金即有此、豈於爾惜之。但一釵七十萬、妖物也、必與禍相隨。女不復敢言。數月。王知前釵為馮球所買。歎曰、郎吏而妻首飾如此、其可久乎。後未浹旬、馮為蒼頭鴆死、卒符王涯所料云。【 廸吉錄】
(按)宰相之女、嫌其貴而不買之釵、郎吏之妻、買之若不費力、非其家貲厚薄不同、一惜福、一折福耳、世之以胥吏致家富饒者、其什物用度、色色美麗、多在官司之上、猶且誇耀鄉里、賣弄豪華、要之皆其速亡之兆也、果有餘貲、何不周給窮戚、施濟鄉里、為窮人所不能做者、做一二件、庶幾免於悖出之後患、
* 約心則必使貪淫身心俱斷,斷性亦無。
#第3集a
12.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注釋】祖宗雖然離我們年代久遠了,祭祀卻要虔誠。
【演義】
* 約事則祭祀為事親必備五事之一,必須奉行也。(《孝經》曰: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誠于中,而形于外,不可徒具形式而無內心誠意。
* 約心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養我厚道仁孝之心。
【例】毛主席1937年清明祭黃帝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蘇維埃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謹以鮮花束帛之儀,致祭于我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陵。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 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譯文) 我們顯赫功高的始祖, 你最先建立了華夏民族。 你的子孫繁衍生息香火綿綿, 山嶽巍峨黃河浩蕩向前。 你聰明睿智的光芒,朗照著祖國萬里疆土。你建立了豐功偉業, 你讓中華民族屹立於東方。
【例】爺爺每年掃墓祭祀,感得晚年福報,他晚年有孫子孝養,護持他往生。每天念佛,求生凈土。凈業三福,孝親為首。
《論語》: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3.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注釋】子孫雖然愚笨,儒釋道的經書一定要讀。
【演義】
* 約事則讀書可以明理,開慧,廣才。 耕讀傳家。
儒之弟子規、四書,了凡四訓,道家之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道德經,佛家之十善業道經、地藏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華嚴經等要誦讀。可開啟人智慧,解脫人煩惱,增長人學問見識。
【例子】曾国藩与贼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例】我自小也很愚笨,讀《遊子吟》一個多月還不會,而教育是可以改造人的。
* 約心,人本無智愚賢不肖之分,本性本覺本善,而因習氣毛病污染輕重不同致令智慧之優劣。欲去覆障,唯有靠聖賢典籍。
是故聖賢典籍,乃萬世生靈之眼目。不有經書,何以參贊天地?何以裁成萬物?何以脫塵離縛?何以經世出世?
14. 居身務其質樸[7]。
【注釋】居身,即持身。其,同期。自己為人篤實樸素,生活节俭。
【演義】
* 約事則為人樸實無華。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好。令,善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仁,是心上工夫,若向言色處下手(做表面功夫),則愈似而愈非。
【例】犯了錯誤就應當勇於承認和改過,而不是文過飾非,想方設法替自己辯護開脫。
#第3集b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訥,遲鈍也。言欲遲鈍,而行欲敏也。」言語遲鈍者,不搶先說,不利口,言語似乎甚難。此是君子言語謹慎之故。注意欲字,言語慎重,辦事必須敏捷,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訥言敏行。只是一事。觀欲字而字。便知。
*約心則君子修誠意篤實功夫。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朱子章句】
自欺云者,知為善以去惡,而心之所發有未實也。
謙,快也,足也。(高興、滿足)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於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
*苟且以殉外而為人:苟且應付外界,而做給人看。殉,同徇,對眾顯示。
*幾:微小的行為或念頭。
【例】 宋司馬溫公。示劉器之盡心行己之要曰。惟誠耳。其工夫先自不妄語始。司馬公又嘗言器之平生。只是一個誠字。顛撲不破。當時市民田叟。謂若過南京。不見劉侍制。如過泗州。不見大聖。何以感人如此。亦曰。惟誠而已。觀此。則誠字。豈有誤人。人奈何不致力於斯耶。
15. 訓子要有義方。
【注釋】義方:做人的正道。 以做人的正道來教育子孫。
【演義】
* 約事則至要莫若為教子。
印祖云:人家欲興,必由家規嚴整始。人家欲敗,必由家規頹廢始。欲子弟成人,須從自己所作所為,有法有則,能為子弟作榜樣始。此一定之理。 今欲從省事省力處起手,當以因果報應為先入之言。使其習以成性,庶後來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齊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
【例】五代竇禹鈞,燕山人,年三十外無子。夢祖父告曰:「汝不但無子,且不壽,宜早修德以回天。」禹鈞由是力行善事。有家人盜錢二百千,自書券繫幼女背,曰「永賣此女,以償所負」,遂遁。公憐之,焚券養女,及笄擇配嫁之。同宗外戚,有喪不能舉,出錢葬之;有女不能嫁,出錢嫁之。公量每歲所入,除伏臘供給外,悉以濟人。家唯儉素,無金玉之飾,無衣帛之妾。於宅南建書院,聚書數千卷,延師課四方孤寒之士,厚其廩餼。由公顯者甚眾。不久,連生五子,皆聰明俊偉。
復夢祖父告曰:「汝數年來,功德浩大,名挂天曹,延壽三紀(十二年為一紀),五子俱顯榮。汝當益加勉勵,無惰初心也。」後長子儀,禮部尚書;次子儼,禮部侍郎;三子侃,左補闕;四子偁,右諫議大夫,參大政;五子僖,起居郎。八孫皆貴。公享壽八十有二,無病談笑而逝。
《三字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又輿聶雲臺居士書云: 善教兒女,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又曰,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以世少賢人,由於世少賢女。有賢女,則有賢妻賢母矣。有賢妻賢母,則其夫其子女之不賢者,蓋亦鮮矣。
又云: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可謂見理透徹。周之開國,基於三太。而文王之聖,由於胎教。是知世無聖賢之士,由世少聖賢之母之所致也。使其母皆如三太,則其子縱不為王季文王周公。而為非作奸,蓋亦鮮矣。而世人只知愛女,任性憍慣,不知以母儀為教。此吾國之一大不幸也。
人少時常近於母,故受其習染最深。今日之人女,即異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家國,當以教女為急務。
須知為天地培植一守分良民,即屬莫大功德。
欲家國崛興,非賢母則無有資助矣。世無良母,不但國無良民,家無良子。
* 約心則教子齊家須先修身正心,居身能務質樸,訓子才有義方。正己而後化人。如竇燕山,只是自己悔過自新,便有五子俱揚,境隨心轉。
16. 勿貪意外之財。
【注釋】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
【演義】
* 約事則不偷盜,不不與取。
《感应篇》: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例】安然公司領導者的命運
曾經輝煌一時的能源巨頭安然公司原本是美國第七大公司,於2001年底因企業財務欺詐行為敗露而最終破產。在這起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醜聞中,有上萬名美國人失去了工作和退休金。這一事件撼動了整個美國股市,導致眾多投資者的數十億美元付諸東流。
(醜聞經過)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公司不惜以身試法。公司先後成立了多家離岸公司,用離岸公司來避稅,提升公司盈利。離岸公司的設立使安隆得以隨心所欲的調遣資金而不被注意,同時能夠掩蓋公司的經營虧損。這樣,公司變得虛胖了。但同時,公司高級主管不得不在每個季度絞盡腦汁掩蓋虧損、虛增利潤,以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安隆的股價屢創新高,公司的高管開始利用內部消息大把炒作自己的股票,金額達數千萬美元。公司CFO一手創立離岸公司虛增利潤,一手操縱股價交易,使自己和朋友們的上億美元股本穩賺不賠,而安隆公司和其他不知情的股票投資者卻要為此付出代價。
2000年8月,安隆股票達到歷史高位每股90美元,這時安隆公司董事長開始拋售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他當然知道公司所隱瞞的虧損有多少。與此同時,一般投資者被建議繼續買進安隆股票,股價還會無休止的長下去。安隆高層向投資者承諾公司股價會漲到130-140美元一股,背地裡卻悄悄將自己手裡的公司股票出空,因為他們知道公司前景不妙。 公司高層的拋售行為導致了安隆股價回落,而投資者仍然被建議繼續買進或持有安隆股票,他們被暗示股價即將反彈。公司CEO雷伊面對市場的不利傳聞,深居不出,直到無法迴避時才出來發表一則聲明鼓勵投資者,保證公司運轉一切正常。
到2001年8月15日,安隆的股價已經跌至42美元一股。許多投資者仍舊深信雷伊的講話,認為安隆股票會引領市場,他們越買越虧、越虧越買。到10月底,股價已跌至15美元,而很多投資者卻視此為一個買入安隆的良機,只因為雷伊不斷在媒體上為他們加油打氣。直到一個月後,2001年11月28日,公眾才獲知了安隆以前所隱藏的經營虧損,而這時安隆的股價已經跌破1美元。
三位公司領導者的命運:
美國法院於2006年1月對安隆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肯尼斯·雷伊和前首席執行官傑弗里·史基林為在公司醜聞中的作為進行審判, 一同受審的還有公司前CFO Richard Causey 。起訴書長達65頁,涉及53項指控,包括騙貸、財務造假、證券欺詐、電郵詐欺、策劃並參與洗錢、內部違規交易等等。
前首席執行官(CEO)傑弗瑞·斯基林被控對公司財務醜聞及後來的破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斯基林被控欺詐、共謀、內部交易等28項罪名,如果所有罪名都成立,將面臨275年的有期徒刑。
2002年1月,正當美國國會開始全面調查能源業巨頭安然公司破產案時,突然傳出安然前副董事長約翰·巴克斯特飲彈自殺的消息。巴克斯特的屍體是在安然總部休斯頓郊外的一輛賓士轎車中被人發現,他頭部中了一槍,屍體旁有一把左輪手槍和一紙遺書。
* 約心則心中一絲毫妄取貪求之念,皆當斬絕之!
【例】楊震四知
《後漢書》:在漢朝時,有一位楊震為東萊太守,曾舉王密為秀才。後來王密當了昌邑的縣令,在一個夜晚,身上帶了黃金十金送給楊震。楊震心裏很不高興的說:「你不知道老朋友的心啊!」王密說:「深夜沒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裡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了這番話,很慚愧地就把黃金帶回去了。楊震的「四知」,代表他公正廉潔的德行,令人欽佩,故名望自然高超,能流傳後世,為人所敬重。
(
#第4集a (
17. 莫飲過量之酒。
【注釋】不要喝过量的酒。
【演義】
* 約事則戒酒。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喝酒,差不多就散。不要流連忘返,沒完沒了。須知,酒後失態,樂極生悲。喝到一定高度還不見好就收的話,有的人,在酒桌上,輕則語昏蒙,發酒瘋,吐狼籍,鑽桌底,重則數日不醒,甚至當場倒斃,更有當場或事後,或洩露機密,或好說好說,或飲酒誤事,或醉酒駕車,或大打出手,刑事犯罪,危害社會安定。
【例】紂作酒池。國以滅亡。
紂。又名辛。祖都於殷。諡法。殘義害善曰紂。好飲酒作樂。始作玉盞象箸。造鹿臺。為瓊室。玉門大三裏。高千尺。以人食獸。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男女裸形。相逐其間。宮中九市。為長夜之飲。作炮烙之刑。剖孕婦。斫人脛(小腿),(以悅妲[dá]己)。王子比幹諫之。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遂殺比幹視其心。於是武王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不伐。乃東伐紂。紂走登鹿臺。衣其珠玉。自燔而死。禹謂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此也。
【例】東晉北方十六國後秦主符生。飲無晝夜。乘醉多所殺戮。橫行霸道,臣民畏之。海東王符堅。將兵伐。符生猶醉寐。兵殺之。堅遂稱帝。符生死時23歲。
*約心則飲酒亂性,失智慧種。
古德云:迷魂狂药。烈于砒酖。
以酒能使人颠倒错乱。外失威仪。内丧真性。故云迷魂狂药。砒是砒霜。酖是酖毒药酒也。谓以鸩鸟之毛。沥于酒中。饮令人立死。故字从酉。烈谓酒之酷烈。尤甚于砒酖。砒酖虽能杀身。而不能使人丧失慧命而堕落。
【例】儀狄造酒。禹因痛絕。
儀狄。夏人也。善造酒醪。禹。即夏帝也。戰國策云。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遂疏儀狄。因而深痛絕旨酒也。
【例】昔漢邴原(漢末有德君子,與管寧以德行高尚齊名)。絕酒不飲。人或問之。原曰。本自能飲。但以荒思廢業。
一切令人醉迷之物,如吸毒,網吧,KTV娛樂場所,等等,皆應戒除。
18. 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
【注釋】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演義】
* 約事則莫占便宜,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體諒其謀生之難,而應多加幫助,仁也。
* 約心則須存心仁厚。
【例】何太到北京為幫助老裁縫而多做衣服。
19. 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
【注釋】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演義】
* 約事則體諒其貧苦而多加幫助。助人實為助己。
〔發明〕當享福之時,又當作修福之計。譬如食果,當留其種於來年,亦如點燈,當資其膏於未熄也。世俗稱富為從容者,以其緩急可通,無窘迫之狀耳。彼守財之虜,惟恐親戚纏擾,先做窘乏之容,使人難以啟齒;以為財多則有之,以為從容則未也。
【例】清末上海盐商领袖周翁
湖南发生了灾荒,湘潭分号经理代老板周翁认捐了银子五百两。周翁怒。
有人问他如何发到如此的大富?他说,没有别的法子,止是积而不用。
过世后,遗产有三千万两银子,子孙十房分了家,不过十几年,就已经空了。
【例】范文正公捐苏州南园住宅为学宫。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所以家用极为节俭,去世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结果,四个儿子都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而范家八百年不衰。
《孟子》曰: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 約心則慈悲仁愛,一念真心為萬民則功德無量。
【例】宋朝衛仲達為館職,被攝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比至,則惡錄盈庭,其善錄一軸,僅如箸而已。索秤稱之,則盈庭者反輕,而如箸者反重。仲達曰:某年未四十,安得過惡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因問軸中所書何事?曰:朝廷嘗興大工,修三山石橋,君上疏諫之,此疏稿也。仲達曰:某雖言,朝廷不從,於事無補,而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雖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
【例】鐘離授丹於呂祖,點鐵為金,可以濟世。呂問曰:終變否?曰:五百年後,當復本質。呂曰: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吾不願為也。曰:修仙要積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滿矣。
20.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注釋】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演義】
* 約事,天道好還,受人恩惠常念報答,則天必報之厚。常念舊友,則友誼恒常。反之則必無久享,縱然驟發,也必定驟虧。
【例】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 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常言道:恶人自有恶人磨。最后结束来俊臣性命的还是酷吏。这个酷吏名字叫做吉顼,此人曾经和来俊臣共事,心机深沉,胆略非凡,当时也正得武则天信任。
斩首那天,洛阳城的老百姓倾城而出,都来看热闹。来俊臣人头刚一落地,百姓蜂拥而上,把来俊臣的尸体挖眼剥皮,连五脏六腑都掏了出来。
* 約心則厚道自有天酬。
【例】明朝楊榮、建寧人。世以濟渡為生,久雨溪漲,橫流衝毀民居,溺死者順流而下,他舟皆撈取貨物,獨少師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貨物一無所取,鄉人嗤其愚。逮少師父生,家漸裕,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之曰: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墳也。後生少師,弱冠登第,位至三公,輔佐明成祖朱棣建立奇功,後來被先後晋升為太子少傅、少師、太師,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孫貴盛賢能。
#第4集b (
21.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注釋】乖舛(chuǎn):违背。 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演義】
* 約事則敦倫盡分。左傳曰:人棄常則妖興。
【例】 南北朝的北魏的開國皇帝 魏武帝拓跋珪[guī]16歲稱王,26歲建立帝業,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權,後來好酒色,刚愎自用,性格便得多疑殘暴,常親自動手將人毒打致死,乘車時手執寶劍,從後面敲擊拉車人的頭部,死一個換一個,一天要死幾十人。他越是殺人,越害怕別人謀害他。甚至將自己的寵妃劉貴人也賜死了。他經常變換寢室,連他的親信都不知他住何處,只有他的寵姬萬氏知道他的住處。萬氏偏偏又和他的二兒子拓跋紹私通。
拓跋紹生性兇殘,一天晚上,以萬氏為內應,將其父刺死。死時39歲。(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拓跋珪的長子比較賢能,聽到消息之後,立即聯絡諸大臣將拓跋紹殺死。
善惡之報,如影隨行。
*約心則倫常乖舛皆為一利字,而敦睦倫常是自己大利之根基。古人云:“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違背倫常便是自絕,故天收之亦速。反之,敦睦倫常者與天地之序相應,故長久也。放下一己之私利,便能成全長久大利,而自利亦在其中矣。
【例】曲美家居趙總家族孝悌家風,民營企業22年,一年交稅幾千萬,還準備要上市。他們兄弟三人掙得錢都給母親,兄弟非常和敬,沒紅過臉,三個媳婦也是孝敬公婆,兒女都很乖。民營企業平均壽命2.9年,對照趙家22年經營且越來越興旺,應了古話“家和萬事興。以和為貴。”
22.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
【注釋】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
【演義】
* 約事則家人和睦,應利和同均。
【例】愛敬交至(《感應篇解》)
明趙彥霄,與兄彥雲,同爨(*爐灶)十二年,彥雲遊浪廢業,遂求析箸,甫五年,而兄產蕩盡。霄乃置酒語兄曰:「弟初無分意,以兄不節,敬為兄守先業之半,尚可供朝夕。請歸,仍主家政。」即取分契焚之,付以管鑰,且代兄盡償諸逋(*欠款)。兄慚,受而改轍。次年,彥霄父子,同登進士。
〔按〕臨財之際,兄弟尤易參商(*參在西,商在東,此出彼沒,永不相見。比喻雙方隔絕)。所以為親用財,則互相推諉;分親所有,則彼此爭競也。善哉!《功過格》云:「人子當養生送死時,應作譬如父母少生一子想。當析產受業時,應作譬如父母多生一子想。」觀趙君所為,何嘗有財產之見在其意中哉!
* 約心則人我一體,何分彼此。
【例】 章溢代戮
元朝顺帝至正壬辰年间,黄州的地方,有了一种妖贼,打从福建省过来,侵犯龙泉县赞善等等地方。这个时候,那地方上有一个人名叫章溢,同他的侄子章存仁,逃到山里去避乱。不料那个章存仁,忽然间被妖贼们捉去了。
章溢说道,我的哥哥,只有这一个儿子,不可以叫我的哥哥没有后代。他就走出去对一班妖贼们说,这是我的侄儿,他的年纪幼小,我情愿自己来代我侄儿子的死,一定请求妖贼们不要杀他的侄儿。后来竟至于号淘大哭了。 妖贼们也被章溢感动了,因为敬重他的义气,就把他们叔侄俩都释放了回来。
(按)从来处变之时,最足验人真情。章溢于流离颠沛中,兢兢焉为其兄顾一线宗祀,愿舍身代侄,以独存无父孤儿。笃志深情,处义直到尽处,苟非烈丈夫识义理者,何能若此。
23. 長幼內外,宜辭嚴法肅[8]。
【注釋】一个家庭要有严肅的家法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演義】
*約事則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風嚴謹。
【例】曾國藩家風
曾國藩從小受家庭影響,半耕半讀發奮苦學成材,後因戰功卓著封侯拜相官至極品,且四個弟弟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曾國葆齊如雁陣皆受皇封同做高官,贏得滿族榮華。但他時時處處謙虛謹慎,再三告誡子孫後代必須“半耕半讀,勤儉持家,以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要他們親自參加打草、撿柴、拾糞、插禾、鋤地、收割等農事勞動,不許仗勢欺人,不許使婢差奴。其住宅取名“八本堂”。八本即: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八本是曾氏書香門第家庭教育之精髓。
他說:“居家四敗:婦女奢淫者敗,子弟驕怠者敗,兄弟不和者敗,侮師慢客者敗。一家能勤能敬,雖亂世亦有興旺氣象;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曾國藩又對四個弟弟叮囑道:從古到今,官宦人家,大多只有一二代竭盡享樂便完了。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子孫後代開始是驕橫跋扈,接著是荒淫放蕩,最後落得個拋屍荒野的下場。而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曾文正公,位高權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時候只有兩萬兩銀子;除鄉間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個房子,也未曾買過田地一畝。
文正公曾經對僚屬宣誓:‘不取軍中的一錢,寄回家裏’,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與三國時代的諸葛公是同一風格。
*約心則從孩提起防範慢心,培養恭敬。一切福德節從恭敬中得來。
曲禮曰:毋不敬。
以驕、奢、淫逸為恥。
24.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注釋】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
【演義】
*約事則父母骨肉為重,妻妾為輕。夫妻和好。固是一家乐事。然当呱呱待哺。便溺未分时。岂解恋妻?岂妻能顾复得我生活耶? 父母看子成人。得有室家。不胜终身之喜。乃有妇而亲反不得有子耶。
妻妾之语。甘而易入。父母之训。正而难从。世人所以孝衰于妻子也。
子事父母,当尽心竭力。如果敷衍不敬,陽奉陰違已是罪不容赦。至于因宠妻妾,而逆父母,世更不乏此等人,其罪更加一等。
【例】感應篇匯編:刘建德。妻悍恶。刘不能制。多顺之。适母病。妻令送至尼庵。母不乐往。刘惟听妻言。但遣一婢侍汤药而已。母临死。大骂曰。我必诉于阴司。不数日。妻病狂。大呼曰。我不合。逐婆婆于尼寺。阴司抽我肠。剥我皮。因遍体青紫而死。又二日。刘亦狂。呼曰。我刘建德。为妻所制。忤逆亲母。妻已被阴司抽肠剥皮。受罪无间地狱。今又逮我甚急。世人当以我为戒。勿为妻妾所惑。忤逆父母也。暴卒。殓数日。忽雷震一声。两棺皆裂。臭闻数里。夫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此王法也。人皆知之。至于天雷诛殛。俱是逆子逆妇。人则容有不知者。书此以普告天下。
若有違犯,當自悔前非,早图报效,立身行己,尽敬尽养,稍答劬劳之痛于万万之一,庶不为天雷鬼戮,横祸非灾之所及哉。
*約心則須存天理,滅人欲,才是真丈夫。
【例】感應篇匯編:文安县。一居民娶妇。美而悍于事姑。夫归。必诉姑凌虐。夫恒默然。一夕出利刃示妇。妇曰。何用。曰。汝诉姑虐。同持此去何如。妇曰。愿也。夫曰。汝且好事一月。令四邻皆知汝勤姑虐。然后密行。妇如言。怡颜柔语。晨昏供侍。几一月矣。复取刃玩于灯下。问妇。姑待汝何如。曰非前比也。又一月。复扣刃问之。妇欢然曰。姑今与我好甚。前日事。慎勿作也。夫徐握刃怒视曰。汝见世有夫杀妻者乎。曰有。曰。见有子杀母者乎。曰。未闻也。夫曰。人生以孝养为大。父母之恩。杀身莫报。及长娶妇。正为奉舅姑。绵宗祧耳。我每察汝。不能承顺我母。乃反令我为大逆。我此刀实欲斩汝首。以快母心。姑贷汝两月。使汝改过承颜。尽为妇之道。表我母待汝之心。知曲不在我母。而令汝瞑目受刃也。妇战。泣拜曰。幸恕我死。我当毕生承顺我姑。不敢少懈也。久之乃许。其后妇姑交睦。播于乡党。夫文安之民。不过一庸夫耳。而善于调化。转恶为良。虽士君子有所不能也。语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又云。天下无不可化的父母。信哉。旨哉。
【例】感應篇匯編:程彦遵。事母至孝。母性极严厉。恶彦遵妻。逐出之。彦遵时方壮年。承顺母意。终身不娶。其妻贤而被逐。略无怨语。岁时问安。独居守节不改。士夫贤之。作孝烈传。噫。此可谓子孝妇贤。蔑以加矣。彼逆子忤媳。能不愧死否。
#第5集a (
25. 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注釋】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演義】
*約事則本末不分。《大學》曰: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而孝為德之本!
财足则忘亲,财乏则觊亲,求财不得则怨亲。亲不能自养,而寄食我财,则又怨亲。甚且以单父只子,而因财相夷者有矣。少长互推,而弃亲不养者有矣。不知身谁之身,财谁之财? 我不带一财来,而襁哺无缺,以至今日,谁为者乎?乃為几文财,便欲与我亲较算,豈有此人子之理!
【例】劉霆救母 2006年03月22日 10:25 来源:广州日报
“我在哪,妈妈就在哪,家就在哪”,刘霆说。办完学校的事,刘霆就把妈妈接来了。而母子俩的全部家当就是几件旧衣服,两三双别人给的旧鞋子,一只铁锅、一个电饭煲、4个碗、几床被子。
从此,刘霆开始了背负妈妈上下楼的生活。无论是外出看病,还是下楼散步晒太阳,陆永敏都伏在儿子瘦瘦的背脊上,让儿子背着她。母子是心连心的,每到上楼中途,陆永敏放在儿子胸前的手总能感到快速的心跳,同时她还能听到儿子沉重的喘气声。不过,就靠儿子坚定的“背妈妈行动”,陆永敏开始了“跟着儿子念大学”的治病生活。每天为妈妈量血压,成了刘霆必做的功课之一。
在大学里,刘霆打工每月挣50元,外加200元的贫困户补助,家里的一切都要省吃俭用。哪怕就一块排骨,也成了母子两人眼中的美味,你推我让。而晚上,这母子俩又不得不挤到一张床上睡。开始的时候,刘霆担心妈妈睡不安稳,尽量往床边靠,半夜醒过来,看到妈妈也侧身睡在床沿,床中间空出一大块地方。原来妈妈也在担心他睡不舒服,睡觉的时候拼命把床位留出来。
对刘霆来说,如果有未能及时完成的功课,他也只能到下了晚自习,安顿妈妈睡下之后,才能继续完成。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影响功课,事实证明刘霆上大学后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媒體采访刘霆背母亲上大学的故事后,这段母子情深的故事已经由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全国各地的极大反响。热心人士共捐出25万元给这对患难中的母子做肾移植手术。刘霆一听高兴了:“我要换肾给妈妈!”此言一出,陆永敏吓坏了:我怎么能要儿子的肾?她坚决不同意。幸好,医院又及时找到别的肾源。但是,因为儿子曾经说过要捐肾,陆永敏非常担心:万一我上了麻醉药,换给我的肾脏仍旧是孩子的,那怎么办?她仍旧不同意手术。经过医生和刘霆的反复解释,这位妈妈才接受手术。终於,肾移植手术定於
也许是孝心真的能感动上苍,陆永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热心人捐的钱暂时用不完,刘霆将捐款中的5万元重新捐献出来,在学校设立了一个孝心基金,他说要把这些钱交给学校,由学校奖给学校里那些有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且同样需要帮助的同学们。
【例】雷誅賭逆(安士全書 先大人筆記)
湖州南潯鎮,有寡婦之子好賭,一日負錢莫償,欲母典衣與之,母云:「吾欲往汝姊家,且穿到,與汝可也。」子遂為母駕舟而往。母素惜衣,欲待登岸而後服。子疑母之弗與也,怒與母角,沈之於河。返未一里,殷殷然聞雷聲,急抵家,謂妻曰:「速以大缸蓋吾。」妻問故,不答,乃強從之。而雷聲甚細,終未震也。有頃,妻見缸邊血水流出,怪甚,啟視之,夫已無首,但鮮血淋漓,驚喚鄰里至,人皆謂其謀害,故為誑語。乃駕舟候其姑至,欲鳴之官,舟至半途,有物礙楫,乃一女屍浮起,手執人頭,發挽指上。細視之,屍即其母,而頭即其子。始悟其母為子所害,而釋其婦。
〔按〕害母者,固豺虎之不若,究其禍根,乃因負錢而始,然則賭博之為禍,亦烈矣!安得長民者,痛除其弊乎?
【例】香港2007年報紙報導一逆子賭博向母借錢,在高樓窗臺上威脅其母曰:不給則死給你看!果失手墜樓身亡。
*約心則盡我純孝之心,養父母之身、心、志。
【例】唐朝崔沔
崔沔。有至性。母失明。倾家求医。不脱冠带而奉者。三十年。每遇美景良辰。必扶持宴笑。令母忘其所苦。母卒。毁形吐血。茹素终身。爱兄姐几于母。慈甥侄甚于子。所得俸。悉以分惠曰。风木既悲。无由展我孝。思计亲所垂念者。惟此四五人。皆厚待之。庶九泉慰安也。后官至中书侍郎。子祐甫。为贤相。
(按)噫。崔公真孝子也,善養母之身、心、志。生尽其欢。死养其志。 世有身居富贵。而待同胞若路人。薄母舅如闲客。阅此。能无汗颜感化否。
26.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婦求淑女,勿計厚奩。
【注釋】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演義】
*約事則佳婿、淑女以德行做標準,為兒女擇偶首重德行,此乃兒女一生幸福之根基。
【例】昔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紇[he2],而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遂生孔子。
古人云:以势交者,势倾则交绝;以利交者,利穷则交散;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楚策一》)。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史记·郑世家赞》)。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中说·礼乐》)。)
)
德是一切之根本。重利輕德者,只是搗毀兒女一生幸福,而自己也落得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例】宋弘婉拒光武帝替姐姐湖陽公主說媒,光武帝曰: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宋弘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按)現在有人稍富裕便欲易妻,彼聞公主下嫁,豈不驚喜:三生有幸,不計閨中涕泣人。 宋公德器,群臣莫及。
【例】唐玄宗與楊貴妃
杨贵妃(公元719—756),名玉环,天生丽质,能歌善舞,通晓音律,智算过人。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为玄宗第18子寿王之妃,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后招入宫做女官,楊玉環善於奉迎,後來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從此君王不早朝”,后封为贵妃,从此杨门一族权贵显赫。
本來唐玄宗寵愛梅妃,但楊貴妃入宮之後,便冷落了梅妃。
天宝中,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大立边功,玄宗十分赏识。禄山来朝,玄宗令贵妃姊妹与禄山结为兄弟。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
禄山叛乱,出檄历数杨国忠及杨氏姊妹之罪。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南逃。途经马嵬(wei2)坡,大将陈玄礼和部下认为杨家祸国殃民,怒杀杨国忠,迫使玄宗赐杨玉环自缢。贵妃死时,年38岁。
唐玄宗以色取人,終為色而亂國。楊貴妃以勢取人,而背離原配壽王,落得“宛转蛾眉马前死”的下場。唐玄宗不是佳婿,楊貴妃亦非淑女,故落得破國喪身的下場。
*約心則一心只存道義,大利便在其中。
如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程子曰“君子未嘗不欲利,但專以利為心則有害。惟仁義則不求利而未嘗不利也。當是之時,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複知有仁義。故孟子言仁義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第5集b (
27.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
【注釋】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
【演義】
*約事則說君子威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重者,庄重。威,是威仪。君子不庄重,则无威仪。) 尤其對富貴人前,先須自重,才能令人尊重。
【例】:子路循分
孔子的學生—子路是有名的孝子,家中貧窮,吃的用的都很簡陋,他身上穿著破舊縫補過的棉袍,但當他和穿著狐貉皮草的人站在一起,從未覺得羞恥不如人,更不會生諂容。
*約心則心不戀富貴名利,則對自然不會生諂容。不住名利,而生平等心,不分貴賤一律恭敬,養平等恭敬心。
孔子在《論語.里仁篇》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读书人既言学道,而又以恶衣恶食为耻,可见其心仍在名利,志实未立,故不足与之谈道。也就是強調一個讀書修身的人,不以衣食不美為恥,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蓋以「家財萬貫,日食三餐;廣厦千間,夜眠六尺」,因此只要安貧樂道,便能「知足」而「常樂」也。
《菜根譚》云:「人知名位為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知飢寒為憂,不知不飢不寒之憂為更甚。」
由此可知,世上的人只知道以求得名譽和官位為無上之樂,而不知道沒有名位的平凡境遇,反而是平安幸福。因由進德修業的立場來看,能夠每天靜下心來,沒有榮辱、得失、是非、利害,能在聖境之下,調心養神,可說是最快樂的境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一種心中的樂土,才是真樂;一般人只知道無食無衣飢寒的痛苦,卻不知道不飢不寒富貴身分的人,因思想、精神、心靈上的貧窮,反而有他人想像不到的憂愁和痛苦,因此不必羨慕世間富貴之人。
28. 見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注釋】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賤不过的。
【演義】
* 約事則對貧窮人要有同情憐憫之心,格外柔和誠敬,即使幫助他們也要用平等的愛心,不可故作驕態。輕賤別人正是輕賤了自己,特別是對貧窮人輕賤,而以自己富貴為驕傲之本,正顯示自己是個財奴。反之,敬愛別人才是自重自愛,而後福無窮。
【例】了凡四訓: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團施人,求取即與之,無倦色;一仙化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團。母日日與之,終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誠也。因謂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團,何以報汝?府後有一地,葬之,子孫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數。其子依所點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纓甚盛,福建有無林不開榜之謠。
【例】明朝馮琢庵太史之父,生平好善。隆冬晨出,路遇一人,倒臥雪中,捫之,半僵矣。解裘衣之,與以飲食。周恤備至。未幾,夢東嶽帝曰:「汝本無子,以救活人命,出於至誠,上帝特命韓琦來為爾子。」後生琢庵,遂名琦。少年穎發,后為禮部尚書。
「太史」,是從前的翰林。「邑」,就是縣。「庠」,是學校。「庠生」,就是秀才。「韓琦」,宋朝英宗、神宗時,做過十年宰相,也做過元帥,文武全才,深得當代及後人的尊敬。他與范仲淹齊名,兩個人都是出將入相。
* 約心則須放下高下傲慢,存養謙卑。
《論語》: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出门与人相晤,犹如接见大宾,使用民力犹如承奉大祭。见大宾必须敬,承大祭必须诚,诚与敬即可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字当加字讲,凡是自己不愿接受的事情,不要加于他人之身。举此一条,可以类推一切。这是恕道,能行恕道,即可为仁。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就是无论在那里做事都不使人抱怨。如果不仁,便办不到。
29.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注釋】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
【演義】
*約事 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若是兄弟父子親人相爭相訟,則更是壞了天理,凶災必至。
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則萬事敗。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爭與訟有別,爭者,僅形之於口角;訟,則直見之於詞狀矣!從來善鬥者必死,好訟者必亡。 一經失足,身家蕩盡;如蛾赴火,欲悔無由。
究其所以致此者,大抵非因田房起見,即為鬥毆興波。 為田房者,無不愛惜錢財,豈知一經對簿,必致費盡錢財。 為鬥毆者,無不欲顧體面,豈知一跪公庭,翻成削盡體面。
彼訟而敗者,固已爛額焦頭;即訟而勝者,亦復驚心喪魄。 與其身亡家破,始悔橫逆之當容,何如理諭情饒,先絕公門之片紙?
【例】我認識的一位親友在香港一酒家工作,因工傷扭了腳,而要求老闆賠償,她認為老闆陪得不夠,於是起訴告老闆,經過十餘年的掙扎,最後敗訴,欠了一身債,而破家,晚景也比較淒涼。
*約心 天地間以和為貴。 和是仁的表相。
【例】 累世未訟(《師古編》)
唐 雷孚,賦性仁慈,與物無忤,自先祖樞,以忠厚傳家,至孚,凡十一世,未嘗訟人於官。後孚登進士,居官清白,位至太子太師,人以為積善之報。
〔按〕未克有容,先學忍耐,忍耐之久,度量自能寬和。
昔謝逑,性惡詞訟,鄰有侵其地者,或勸其訴之官,逑笑曰:「彼占得地耳,安能占得天?」遂不與較。量小者烏足語此?
#第6集a (
30. 處世戒多言 言多必失。
【注釋】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演義】
* 約事戒多言。
(《曾國藩家書》說:“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滿口大道理的人,不一定是親身證得的。人,一口二手,所以,要少說多做,踏踏實實的為人民服務。)
【例】東晉的書法家王獻之(王羲之之子)有一次和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去看謝安,兩位哥哥多半談些俗事,只有王獻之略略問些寒溫,不多說話。三兄弟走後,有人問起三兄弟的高下,謝安說:“最小的最好。吉人的話少。”。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可与言,就是可以与他谈论学问道德,遇到可以与言学问道德的人,而不与他谈论,便不能在德学上与他互相切磋,当面错过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这叫做失人。
反过来说,遇到不可与言的人,而与他交谈,无论言学问,言道德,都是浪费言语,这叫做失言。
知者,就是智者。失人,失言,都是不智。智者有知人之明,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例】唐太宗立太子
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因罪被廢,第四子魏王李泰自幼天性聪慧,长成后“文辞美丽”、“好士爱文学”故而深得太宗欢心,唐太宗滋生出改立李泰为太子之心。特别是贞观十七年,当承乾企图谋反而被废黜后,太宗甚至一度当面允诺将立李泰为太子。
唐太宗告訴臣子們說:“昨天有青雀飛入我的懷中,魏王跟我說:‘我今天才能當陛下的太子,這是我重生的日子。我只有一個兒子,我將來去世的時候,我會為您把我的兒子殺掉,好把王位傳給晉王(太宗第九子李治,後為唐高宗)。父子的感情是出於天性,我看到魏王這麼有心,心中非常疼愛他。” 褚遂良說:“這是陛下失言了。請您再仔細想想,魏王現在爭王位爭得不擇手段,陛下您去世之後,魏王繼位當皇帝,怎麼可能把他的愛子殺掉,把好不容易搶來的王位傳給晉王呢?從前陛下立了李承乾為太子,卻寵愛魏王甚至超過了太子,所以弄到魏王和太子爭寵,搶奪太子位。這種教訓,足以當我們的鑒戒啊!”
後來,太宗皇帝悟了,说:“也对,要是立了李泰,则太子的位子就成了可以诡计求得的了。要是让李泰真的得立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就都活不成了;要是立李治,李泰和李承乾就都没事了。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考虑,遣他居外,可以使江山无忧、兄弟两全也。” 贞观二十一年十一月,进封李泰为濮王。高宗李治即位,诏令李泰可以开府置僚属,车服饮食特殊优待。最后,在公元652年,李泰在三十五岁那年死在了郧乡,死后,高宗皇帝赠他太尉官职、雍州牧。
太宗這麼英明的皇帝,尚且會因私情而特別寵愛魏王,說了不該說的話,幾乎兩成宮廷悲劇,可見失言的可怕。
《論語》: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一言而可以兴邦」,这是成语,鲁定公怀疑,一句话有这样大的功用吗。所以他问孔子:「有之欤?」
孔子对定公说:「言不可以若是」,一句话就把国家兴起来,大概不如此,但是「其几也。」几字当近字讲,较好。虽不能说一言兴邦,然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可与兴邦接近。例如有人曾说:「为君难,为臣不易。」为君,为臣,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办理大事,所以难为。如果为君者深知为君之难,而能慎重其事,则「为君难」这一言虽不立即兴邦,但也就近于兴邦了。
定公又问:「一言而丧邦,有诸?」一言丧邦,也是成语。孔子答意相同,举例则略有分别。例如有人曾说:「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此意是,我当国君唯一的乐趣,就是我所说的话无人敢违背。孔子举例后,再加以辨别。国君说的话,如果是善,也就是有道理,无人敢违,那当然很好,如果不善,而无人敢违,那样,虽然不会马上就亡国,但已接近亡国了。
言为心声,孔子解答鲁定公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指明为政者有知难敬事之心,要有去骄纳谏之心。
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事。如顏子之請事斯語。惟此一事。更非餘事也。
慎言。即所謂仁者其言也訒。從敏事處得來。不是兩橛。
*約心則言为心声,有誠敬謙和之仁德,才有慎于言的表現。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其言也訒。不是訒言(說話謹慎)。
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
訒:讱,音刃。讱,忍也,难也。說話謹慎
司马牛,宋国人,是孔子的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名耕,字子牛。宋司马桓魋是他的哥哥。桓魋有意谋害宋景公,子牛深恐其谋反成功,便是弒君篡位,天下人皆得诛之,谋反失败,也必然召来灭族之祸,忧国忧兄,陷于两难之境。此時更應該慎言,若多言則必有難以挽回之失。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于此而谨之,则所以为仁之方,不外是矣。
其言也訒,全從仁者二字來。牛乃除卻仁者二字。只說其言也訒。便看得容易了。故夫子即以為之難三字藥之。 盖心常存,故事不苟,事不苟,故其言自有不得而易者,非强闭之而不出也。牛之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为仁之大概语之,则以彼之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终无自以入德矣。故其告之如此。
31. 毋恃勢力而淩逼孤寡。
【注釋】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
【演義】
* 約事則不可仗勢欺人。
【例】武承嗣(武則天之侄子)
据《旧唐书·乔知之传》记载:“知之时有侍婢曰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与婢,婢感愤自杀。承嗣大怒,因讽酷吏罗织诛之。”後武承嗣一直想做太子,可是,在朝廷大臣李昭德,狄仁杰、吉项等人的不断劝说下武则天终于做出立子不立侄的最后决定。武承嗣因为做太子的幻想彻底破灭,忧愤而死。
【例】逼孀現報(彙纂《功過格》)
崇禎末,吳江民張士柏,妻陳氏,少寡而艾。士柏兄士松,謀鬻於里豪徐洪為妾。度其志不可奪,乃設計擄入舟中,陳號慟,凜不可犯。陳之父俊訟於縣,縣令章日燈,寢閣不行。再訟之直指路振飛,徐洪又賄某宦,飾詞以進,反坐陳以罵夫律,繫之獄中。陳飲泣,絕粒者三日。適司李至,聞其冤,率之見直指,泣訴而即自刎。路公隨下堂揖之,許以雪冤,目乃瞑。即日拜疏上聞,士松、徐洪,立斃杖下,諸凶輕重抵罪。縣令貶斥,至郡辭任,滿船鬼聲,次日遂死。某宦受賄囑託者,猝病喑啞,終身不能言。
*約心則仁愛存心。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例】恩師提倡建老人樂園。使老有所養。企業家為員工父母老人做安養工作。“敬其父則子悅。”
#第6集b (
32. 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注釋】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演義】
*約事 不殺生
【例】 (北齊書)元輝業
南北朝元輝業。以時運漸謝。不復圖全。惟事飲啗。一日一羊。三日一犢。天保二年。文宣殺之。鑿冰沈其屍。
【評訂】不幸而處時艱。益當修德積福。奈何殘殺生靈。加重罪孽。惡報定不能免矣。
【例】台北中山北路“上品號”烤鴨店蔡老闆變鴨子,三天三夜掙扎,七孔流血而死(2009.4佛教論壇住晶華酒店)
【例】元吉 (唐書)
齊王元吉。喜鷹狗。出載罝網三十車。曰。我寧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獵。后謀害太宗誅。宗室傳
【評訂】身為王子。宿世所積福業。定復不薄。乃恣情殺戮。身受誅夷。況所積不如元吉者乎。
【例】
美老翁烧老鼠遭报 房屋被焚只得旅馆栖身
(2006-1-10 16:59:30 来源: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站转载)
国际在线消息:都说狗急了会跳墙,一只老鼠在垂死之际也可能做出惊人之举。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位老人本来要用火烧死一只老鼠,没想到这只全身着火的老鼠用老人的房子作陪葬。
据美联社1月8日报道,81岁的卢西阿诺·马里斯居住在新墨西哥州南部的桑姆那堡镇。几天前,他在家中抓住了一只老鼠。在考虑如何处理这只老鼠时,马里斯看到屋子外那堆燃烧着的树叶,便决定对这只老鼠处以“火刑”,老人就将它丢进了火里。老鼠马上就被烧着了,但它并不甘心孤独地死在一堆叶子中,这个小火球奔出火堆,从一扇窗户钻进了房子里!
火焰从窗户处蔓延到了整栋房子,马里斯的家和家中所有东西全均化为灰烬。虽然老人没有受伤,但由于老鼠的“纵火报复”,他不得不到附近的汽车旅馆安身。
【昆蟲草木 尤不可傷】 皆有靈知,與我一體。
【慈心於物】【忍作残害】
*約心 養慈悲
動物有靈。
【例】鄧芝
《三國志》 鄧芝。征涪陵。見玄猿緣山。射中之。猿拔其箭。卷木葉。塞其瘡。芝曰嘻。吾違物之性。其將死矣。俄而卒。一日猿母抱子。芝射中之。子為母拔箭。取木葉塞瘡。芝歎息。投弓水中。自知當死。鄧芝傳注及晉書五行注
【評訂】彭氏曰。物之翔於空。擾於原。相忘於江湖。皆其性也。順物之性。不忍有所傷。而生機鬯於無盡。反此則不詳。南史齊宗室敏好射雉。以張弩損腰死。北史。崔鑣走馬從禽。髪掛木而死。以鄧芝之言觀之。所以致此者有由矣。好殺者。毋乃自促其生乎。
【例】我們放生時,鱔魚回頭感謝,龜露頭。
【例】 馬從先 (宋史)
馬從先。少盡力於學。知宿州。禁屠牛鑄錢嚴甚。大水。發廩。振流亡。全活數十萬人。晚學佛。預言其終時。年七十六卒。馬從先傳
【評訂】習儒書以敦士尚。普佛教以化愚頑。賜帛緝盜。禁屠減殺。深得為治之本者。
33.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註釋】: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
【演義】
*約事 虛心聽勸諫
【例】趙括紙上談兵 兵敗白起
【例】感應篇彙編 宋张汝庆。为提刑。每审囚。不论罪犯轻重。诸刑备施。名曰打一套。受讯者。谓之阎罗催到。后任满归。舟次高邮。夜梦数百人。破头折足。围绕索命。至家。昼见厉鬼。七窍流血而死。夫强梁者。不得其死。固不必言。而死后三途之报。经何时而得免乎。即此案而推之。其一切刚近于暴。强流为贼者。亦可省矣。
*約心 戒傲慢
【例】唐太宗納諫 魏徵
34. 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註釋】: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演義】
*約事 發憤圖強
【例】 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自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已大大动摇。
*約心 精進不迷
【例】 唐玄宗
玄宗李隆基 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7集a (
35. 狎昵[9]惡少,久必受其累。
【註釋】:狎昵(xiá nì):过分亲近。
亲近不良的少年惡霸,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
【演義】
*約事 選擇朋友,要選擇有助於您道德學問提升的朋友。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要遠離惡友小人,免受其污染。
【例】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楊國忠而受其累,致使安祿山之亂。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损的朋友有三种。
友直,就是交正直的朋友。友谅,交宽恕的朋友。各注把谅字当信字讲,但信与直意义相近,宜作恕字讲。友多闻,就是交博学多闻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都有益处。
友便辟,交恭谨周旋、奉承巴結的朋友。友善柔,善於獻媚,討好你,說一些花言巧語來矇騙你。友便佞,交巧于言词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都有损失。古注将便辟解释为公冶长篇的足恭,将善柔解释为令色,将便佞解释为巧言,可以参研。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巧言出于口,令色现于容,足恭表于足。足恭之义,欲前不进也,如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云:「足将进而趑趄(zī jū)。」此三者皆虚情,欺普通人可,欺有见识者则不可。左丘明,鲁太史,知春秋义理,见此人通身是假,故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孔安国注:「匿怨而友,心内相怨,而外诈亲也。」与人结怨,小则解之,大则以直报之可也,若匿怨而友其人,则其用心险诈,是以左丘明耻之。此二种人,孔子亦耻之。
觀人觀其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子曰: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出自《孔子家语·六本》
译文:孔子说:商人喜欢和说自己好话的人相处,身在高位的人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相处。如果不了解儿子就看看他的父亲,不了解这个人就看看他的朋友,不了解这个君主就看看他的臣下,不了解这里的土地就看看在这土地上生长的草木。所以说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放满臭咸鱼的仓库,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朱砂所蕴涵的一定是红色,墨漆所蕴藏的也一定是黑色,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朋友。
【例】 有一位年輕的朋友訪問我和母親,他有志於從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護持工作,但現在一家公司做汽車銷售,說單位裏他上司唯利是圖,向領導只彙報他差,從不彙報好的,把他的功勞歸入自己。而他雖被壓制,但仍然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甚至因為認真負責有時候連中午飯都沒時間吃。雖然他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他公司領導不知道他的工作成績,所以別人會偷懶會溜須拍馬的三個月都轉正了,他幹了五個月都沒有轉正。公司里的管理理念是:“地球不會因為你不在就不轉了,你走了還有很多人等著這份工作。”所以公司員工最長的只有一年。他問我們怎麼辦。
我們勸他最好不要從事這種你不喜歡的、跟你志向不合的工作。
子曰: 無友不如己者。
不如己,指在修养道德方面不似我,例如我讲求忠信,彼则讲求诈术,彼我志不同,道不合,不能结交为友。无友之无,旧文作毋,义为勿。无友不如己者,即是勿交与我道不同之人为友。
孟母還要三遷呢!
在那裡受氣,時間久了,會得肝瘀(受悶氣不通)。
*約心 則志在聖賢,不志求名利。志趣相同者為友。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语出《论语·卫灵公》)
【例】管宁割席
华歆和管宁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著名的绝交事件,这是出于《世说新语》记载。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正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味的书呆子。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菜,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这件事说明,华歆的修为和管宁比要差着一截。
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
汉末天下大乱之后,管宁去比较安全的辽东去避难,在辽东整整生活了三十七年才回中原家鄉。船队在海上航行时,曾经遇到风暴,大部分船都沉没了,管宁坐的这只船也很危险,但是管宁从容不迫,好像没发生事情一样。这时,奇迹发生了,夜幕中突然出现了一点亮光,给船只指引方向,到达了一处荒岛,这才转危为安。当时人们发现,岛上没有居民,也没有点火的痕迹,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把它解释为奇迹,并说这是管宁的“积善之应”。
但回到故乡以后,魏文帝就下诏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不承认曹魏皇朝的合法性,坚决推辞,说自己老了,实在没什么才能,要求皇帝放过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过他,魏文帝死后,魏明帝又多次征招他,华歆还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让于管宁。管宁呢,则是一律推辞,到死也没有答应出仕。高風亮節聖賢風範!
36.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倚。
【註釋】:屈志:抑制自己,恭敬自谦。老成:閱歷豐富而心地厚道行為莊重者。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依賴這種人的指导和帮助。
【演義】
*約事 宜交老成人為友
【例】 程婴救孤
春秋时期晋国卿赵朔的友人;公孙杵臼(chǔ jiù),赵朔的门客。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年)。
程婴-晋景公三年 (前597年),赵氏家族遭难。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朔之父赵盾身上,把赵氏全族诛灭。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之姊,在宫中避祸。赵朔妻身怀六甲,如果生男,则是赵氏不灭。因此,保全和绝灭赵氏的两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此时,公孙杵臼见到程婴,问程婴为什么没有为朋友殉难,程婴说:“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这时程婴已抱定殉难的决心,但是把保全赵氏后代放在首位。二人心意相通,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
不久,赵朔妻产下一个男孩。屠岸贾风闻后,带人到宫中搜索。赵朔妻把婴儿藏在裤子里面,又幸亏婴儿没有啼哭,才躲过了搜捕。
为寻万全之策程婴找到公孙杵臼商量办法,公孙杵臼提出一个问题,个人一死难呢,还是扶持孤儿难?程婴回答,个人一死容易,扶持孤儿难。于是,公孙杵臼说出一番计划,请程婴看在赵朔对他的深情厚谊的份上,担当起扶持孤儿的艰难事业,杵臼自己则选择的是先去赴死。计划已完,他俩程嬰自己的親生婴儿,包上华贵的襁褓,带到山里,藏了起来。然后程婴出来自首,说只要给他千金他就说出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告密获准,程婴带着人去捉拿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
公孙杵臼见了程婴,装得义愤填膺,大骂他是无耻小人,既不能为朋友死难,还要出卖朋友的遗孤。然后大呼:“天乎! 天平! 赵氏孤儿何罪?”请求把他一个人杀了,让婴儿活下来。自然,公孙杵臼的要求未被答允,他和那个婴儿都被杀了。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调包计成功,人们都以为赵氏最后一脉巳被斩断,那些附和屠岸贾的人都很高兴,以为从此再不会有人找他们复仇。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设法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山里,隐姓埋名,抚养他成人。
15年以后,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景公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孤儿被召入宫中。孤儿此时已是少年,名叫赵武,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赵武20岁那年,举行冠礼,标志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后世广为传颂,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程婴忠实于友谊,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約心則自己先須為人宜忠厚,忍辱負重,自然感應老成人為友。
李鴻章有句云:“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胸中一段春”。一代名臣尚且如此,我們更要能忠厚、忍辱。
37.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
【註釋】:谮(zèn)诉:诬蔑人的坏话。
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忍住惱怒,再三思考分析查明事實。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
【演義】
*約事則不為流言蜚語所惑。
流言止於智者。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古诗曰。
讒言慎莫聽。聽之禍殃結。
君聽臣當誅。父聽子當決。
夫妻聽之離。兄弟聽之別。
朋友聽之疏。骨肉聽之絕。
堂堂七尺軀。莫聽三寸舌。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谗毁之害如此。听言者。可不慎诸。
#第7集b (
【例】流言之害
明朝的贤士陳良謨說:「我以前因為被分發到公安縣任職,有一位白教諭(“正式教师”之意,负责教育生员。)到京城參加會試,他的妻子喜歡做好事,曾經用白教諭的名字寫在疏文上,布施一兩銀子給道姑,並且用一丈麻絲繡在旗旛上。剛好有同事的妻子經過而進來拜訪,看到之後很驚駭地說:『儒官跟道姑往來,會影響官途不小!』白妻聽信,以為丈夫的官途從此完了,心中悶悶不樂。等到白教諭落榜歸來時,就拿這塊麻料做衣服,並且剪壞旗旛。妻子更是不安,就上吊死了。
我剛好聽到這件事,就去問知縣,知縣把案情詳細說明;我因而同情白教諭的遭遇,更替他的妻子感到悲哀。後來巡撫林二山,在討論儒官賢能與否的名冊時對我說:『白教諭姦淫同僚的妻子,他的妻子有不滿的言詞,白教諭就令她上吊自殺,罪過實在是天地不容。』我就將所聽到的事實告訴巡撫。林公正在考慮之時,我接著再說:『不曉得您先前所說的話是何人所說的?如果是個正人君子,或許還可以相信;如果不是正人君子,請您再詳細查訪。』林公聽了恍然大悟,拍著桌子說:『是啊!是啊!』隨即拿起筆塗掉資料。
後來白教諭升任國子監助教,我轉任福建按察使,在莆田見到林二山先生,林公指著鄰家跟我說:『這位姓吳的人,以前擔任過公安縣的訓導,他就是讒毀白教諭的人;他平時為人就心術不正,我以前因為你的話而頓然覺悟。他後來升為江西萍鄉的教諭,也被同事讒言毀謗,於是罷官而歸,經過鄱陽湖時,所乘坐的船隻翻覆,只留下一條身命,現在已經很落魄了。』」
不为流言蜚语所惑,更不能自己造作恶语,谗毁他人。
人縱然是有了過失,也應妥善為他掩護,如果本來就是清白無辜的人,卻編造流言、捏造惡事來讒毀他,這種惡毒更大於刀斧虎狼。因為人本來沒有罪,卻因有人說一些煽動的謠言,加上一群小人的附和,使得聽者受到迷惑而無法分辨是非,賢人和奸人混淆不清,這是君子所深惡痛絕的。
*約心則絕是非之心,则不见世间过,胸襟宽广,大肚能容,忍之一字最妙
【例】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了,怎么能肯定他是骂我呢!”那个骂富弼的人听到这番话,感到十分惭愧。
【例】
唐代名相名将娄师德,不仅为官清廉,数十年未取一文不义之财,官至宰相生活仍很清贫,而且心胸开阔,宽容忍让。历史上著名的唾面自干的故事就出自其身。那是其弟授任代州刺史将要赴任时,娄师德问他:“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其弟跪下说:“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娄师德神色忧虑地说:“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娄师德能有如此气度,令人钦佩不已。
38. 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註釋】: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演義】
*約事 不争,不可得理不饶人。
得理不饶人,便伤和气。伤和气就不合理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定有我做得不够的。
行有不得,便思自己德未修,而感未至。
【例】汤池小镇上一妇女与丈夫“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几近离婚,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听课后,意识到:“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痛改习气,与夫和好。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约心 则境由心造,心外无物。
【例】大禹登上帝位后,有一次看见犯罪之人,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左右问其故,禹曰:堯舜之時,民皆用堯舜之心為心,而予為君,百姓各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
禹见民心涣散,深感内疚,认为自己没有当好这个首领,于是自省自责,主动承担责任。
【例】商汤建立王朝后,适逢连年大旱 , 五谷不收 , 负责宗教祭祀的大臣说 , 要用人为牺牲 , 向上帝祈祷求雨。于是 , 汤“剪发断爪” , 身为牺牲 , 祷于桑林 , “以六事自责” , 曰 : “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 , 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敬 , 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 , 民大悦 , 雨亦大至。
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禹、汤罪己 , 其兴也勃焉 ; 桀、纣罪人 , 其亡也忽焉”。
39. 施惠無念。
【註釋】: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
【演義】
*約事 真心行善,不求報答。
【例】陶朱公喪子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長大後,朱公次子因殺人而被囚禁在楚國。朱公說:「殺人而死,該是如此,但身價千金的人,不該死於大庭廣眾之下。」於是就讓少子去前往探視,並帶上一牛車的黃金(三散)。朱公長子也請命想去,朱公堅決不同意。長子說:「家有長子,今弟有罪,不派我去,而讓少弟去,是我不成器」,說完欲自殺。夫人連忙說:「派少子去,未必能救次子,而先失去長子,怎麼可以這樣?」朱公不得已派長子去,命其去找莊生幫忙,並叮囑說:「到楚國後就進獻千金給莊生,聽任他從事,千萬別與他爭。」長子出發了,卻在路上私積數百金。
朱公長子到楚國後,把信和重金交給莊生。臨別時,莊生告誡說:「你趕快離開,千萬別停留,等你弟弟出來後,別問是怎麼回事。」長子卻沒有聽從莊生的話,而私自留在楚國,並把路上私積的數百金,分送給其他的自認為能幫上忙的楚國貴人。
莊生家很貧窮,但他以廉直聞名於國內,自楚王以下人民都像對待老師那樣尊敬他。作為信義之人,莊生對於朱公進獻的黃金,並無意接受,而打算在事情辦成後再還給他。而朱公長子並不知其意。
莊生入見楚王,稟告說:「我觀察到天上有某星停留在某個位置,表明楚國會有災害。」 楚王平素信任莊生,向他瞭解解決之道。莊生回答說:「只有德行可以消除。」楚王決定以赦免罪犯來消除災害。楚國貴人得到消息後連忙給朱公長子報信。朱公長子想,既然弟弟可以獲得赦免,千金送莊生,不是白白浪費了嗎?於是就又重返莊生家。莊生驚訝地問:「你怎麼還沒走?」朱公長子回答說:「我聽說楚王要赦免我弟弟,特來告知辭行的。」 莊生明瞭他的想法,就說,你自己進房內去取金子吧。朱公長子帶走了金子,獨自歡慶。
莊生因朱公長子的行為感到羞辱,就入見楚王說:「您想以德行消除災難,可是我聽見路人都說,陶的富人朱公之子因殺人囚禁在楚國,他家人用重金賄賂王左右之人,因而王不是因體恤楚國而行赦免,是為了朱公之子。」楚王大怒說:「寡人雖不德,怎麼會因為是朱公之子就特別照顧?」於是令殺掉朱公之子後,明日再下特赦令。
朱公長子自然是帶著弟弟的死訊回到家。母親和國人都感到悲哀,唯有朱公獨笑說:「我早就知道他弟弟會被殺,不是他不愛他弟弟,是有所不能忍呢!他從小與我在一起,見到我的困苦,深知謀生的艱難,不忍捨棄錢財。而少弟生在家道富裕之時,坐乘完備,並不知財富的來源,因而很易棄財,不會吝惜。我先前決定派少弟去,就是因為他能捨棄錢財,而長子不能。次子被殺是情理中的事,無足悲哀,我日夜在等他的喪訊傳來。」朱公的長子未能看輕財物,而不能施財無念,致使自己的弟弟被殺,正是「貪財物,怨則生」也。
*約心 三輪體空,真心離念,無我相無人相。
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
#第8集a (
40. 受恩莫忘。
【註釋】: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演義】
*約事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例】韩信一饭千金
漢朝的韓信,是漢初建國三傑之一。韓信在未發達時,生活非常困苦,嘗釣魚淮陰下,終日不得一飯。有一漂母(即以洗滌衣物維生的婦女)見到韓信有飢色,便給他飯吃。韓信謝曰:「吾日後功成名就,當重報母。」漂母生氣的說:「大丈夫應該自食其力,我是可憐你沒飯吃,豈望你報答呢?」
有一天,韓信到市場賣魚,有一惡少年侮辱他說:「你常佩劍上街,敢刺我嗎?如不敢刺我,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毫不吭聲地從惡少年的胯下爬過去,在市場的人都笑韓信膽怯。
後來韓信封楚王後,差人尋訪漂母,並尋辱己之惡少年。旬日,漂母、惡少年至,拜伏於殿下,莫敢仰視。韓信令左右賞賜漂母千金,母拜謝而去。召惡少年授以中尉,惡少年說:「過去愚昧無知,不知您會大富大貴,因而侮辱大王,今蒙大王不殺之恩,已是寬宏大量,豈敢再接受封賞呢?」韓信說:「吾豈是小丈夫之所為哉?懷私怨來報復,以德怨為喜怒的嗎?你儘管接受,不要再推辭了。」少年遂謝恩而出。
韓信後來對左右的人說:「此壯士也!方辱吾時,吾若殺之,何乃有今日?吾遂忍而至此,是少年助我建功也。吾之所以封少年,豈徒然哉?」當時的人皆說:「韓信賜漂母金,封惡少年官,非人所能及也。」
* 約心 心作心是
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以惱怨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则人间即是地狱。
【例】凈老一生受過不少的譭謗和排擠,可是他常常存著感恩之心,對任何人沒有怨恨。他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
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哪怕在逆境、逆緣當中,都常懷感恩之心。心裏沒有怨,所謂仁者無敵,真正仁慈的人心裏絕對不會有敵人,沒有怨恨。
41. 凡事當留餘地。
【註釋】: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
【演義】
*約事 做事不可做絕,應適可而止。待人不可逼人太甚,應給人情面。
【例】劉宋時的奚顯度,擔任員外散騎侍郎的職務,孝武帝曾命他監督領導工役,他卻嚴苛暴虐不講道理,動不動就加以捶撻撲打,不管是炎夏或雨天,寒冬或下雪,都不讓工人暫時休息。工人們受不了,有些人因而自殺,奚顯度後來也因案發被處死。
中庸的中字,无过,无不及。例如办一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
*約心 常存中道,待人寬厚仁慈。
【例】
唐朝天宝年间(玄宗时代),翟干佑道士在世时。以考召著名。每念云安一邑。江险有一十五处。因召滩神平之。应召者一十四处。独一滩。乃一女神。峨冠大袖。慨然进言曰。观君之意。不过意便舟楫。不知从事舟楫者。日尝倍利。纵有少费。不足为损。沿江小民。三四百家。无田可耕。无桑可蚕。全赖挽负资生。今若尽平滩险。在舟楫固甚便。其如小民之衣食何。
天师叹曰:汝之所虑。非我所及。于是复命十四滩神。各复其险。观此。处处留以余地。使民不至困于饥寒。斯仁人之心也。
【例】《德育古鑒》:王毓俊,是侍御復齊的兒子。王復齊年輕時曾買一小妾,經常受到正室的虐待。一次,王復齊外地出差,其妻把小妾鎖在閣樓的小屋里,想將她餓死。當時王毓俊才八歲,對母親說:“要是把她餓死了,人家就會說母親不賢慧。不如每天給她一點稀粥喝,讓她慢慢死去。”母親覺得有道理,就聽從了他的意見。而毓俊經常把食物裝進小布袋,偷偷遞進去,小妾因而保住了性命。半年後,小妾生下了一個兒子,王復齊為避開妒妻,將其母子送往別處居住。王侍御去世后,王毓俊將其母子接回來,對小弟弟關愛備至,如同生母所生。后毓俊生了好幾個兒子,都富貴顯達。
(引自《安士全書》中“巧言勸母”一文)人生世間,平時說話,固然應當順乎人心,也要留有餘地,不能讓父母陷於不義。
42. 得意不宜再往。
【註釋】: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演義】
*約事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例】股市中被套牢的大多皆因得意再往。
【例】《德育古鑒》:宋朝黃庭堅喜歡寫艷詞,人們爭相傳誦。他曾去拜訪圓通秀禪師,禪師呵斥他說:“你學識高妙,難道甘心于用它來寫這些艷詞嗎?”當時禪師剛剛勸諫李伯時畫馬之事。黃庭堅笑著說:“我寫的只是些空頭語言,並非實際去做那些事,難道要將我放進馬肚子中去嗎?”禪師說:“伯時只是想念在馬,墮落不過是他一個人,你用艷詞催動天下人好淫之心,罪惡的報應何止於把你放進馬肚子,恐怕還要打入地獄呢?”庭堅恐懼慚愧地謝過禪師,從此不再寫艷詞。
*约心 戒贪,求缺
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
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
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曾國藩求缺、節儉
43.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註釋】: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
【演義】
*約事
喜庆包括很多方面——道德人品、才智学识、功名富贵、名闻利养、一技之長、美貌仪容等等。
【例】战国时代魏将庞涓忌孙膑之才。刖其足。后为膑所杀。
【例】宋韩侂[tuō]胄。忌朱文公熹。为焕章阁待制。乃结党斥熹为伪学。一时君子皆被斥抑。后侂胄为史弥远所诛。
【例子】唐朝梁仁裕為驍衛將軍。幸一婢。妻李氏。妒而虐。缚婢击其脑。婢呼号曰。在下婢贱。制不自由。娘子锁项。苦毒何甚。婢死后月余。李氏病。恒为婢所苦。头上四处生毒疮。号哭鸣叫。脑溃而死。(出感应篇汇编,原出《朝野僉qiān載》)
*約心 妒忌是嗔恚心,心靈的腫瘤。
【例】宋朝大夫蔣瑗有十個兒子,一個駝背、一個跛腳、一個四肢萎縮、一個雙足殘廢、一個瘋癲、一個愚癡、一個耳聾、一個瞎眼、一個啞巴、一個死在監獄中。公明子皋見了後,問道:“您做了什麼事情,為什麼災禍會到如此地步呢?”
蔣瑗說:“我平生並沒有做什麼壞事,只不過總是嫉妒別人。比我好的人我就嫉妒他,奉承巴結我的人我就喜歡他。聽到別人做了善事就加以懷疑;聽到別人做了惡事則深信不疑;看見別人得到好處,好象自己損失了什麼似的;遇見別人有了損失,好象自己得到了好處一樣。”
子皋感歎的說:“您的心術這麼壞,一定會有滅門之災啊!惡報豈止只有這些。”
蔣瑗聽了他的話,感到恐懼不安。子皋又說:“上天雖然高遠,但洞察世間的一切。如果您能痛改前非,就一定會轉禍為福,現在改正還不算晚啊!”
蔣瑗從此警惕謹慎,痛改前非。不到幾年時間,他兒子的病都一個一個的痊愈了。
嫉妒讓人不平不滿,產生怨恨,甚者為其做出傷天害理之事。嫉妒是以自我為中心,是自私自利的一種表現。蔣瑗心懷嫉妒,毫無善念,因此受到了上天的責罰;在真正的改過遷善後,又轉禍為福。這真是應驗了易经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摒弃妒忌,转祸为福。
学会随喜,深信因果。
#第8集b (
44.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註釋】: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演義】
*約事
人之有禍患,盖不幸也,不为哀矜,而反生喜幸,是幸灾乐祸也。彼既以灾祸为可喜可幸,则灾祸安得不随之耶。 是禍患不在人,而反在己矣。人虽至愚,当不为此。
【例】
李士衡。奉使高丽。俞英副之。所得礼帛。一切委英。英恐过海有湿。尽以衡物置船底。而以己物盖上。不意遇大风。舟人请减所载。仓忙中信手抛之。及风定。检点所弃皆英物。衡物以在船底。一无失也。此等私意。何人无之。总缘不能平等耳。
*約心心中常生良好祝願,則自己反而得福最大。
宋朝名士邵康節詩曰。
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君主。
但求處處田禾熟。惟願人人壽命長。
國有賢臣安社稷。家無逆子惱爺娘。
四方寧靜幹戈息。我若貧時也不妨。
吾人当存此量。克己治心。勿以念念之私。而造重重之恶也。
45.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
【註釋】: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
【演義】
*約事 善有陰陽之分?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例】《德育古鑒》:邹瑛,宋代人,她是继母所生。前母生的哥哥娶妻荊氏,繼母憎恨她,經常不給她飯吃,邹瑛暗中把自己的食物給嫂嫂吃。母親迫使荊氏干極重的活,邹瑛一定與她一起做。如果荊氏有過錯或失誤,邹瑛不讓母親知道,搶先說是自己的錯誤。母親每次鞭打荊氏,邹瑛就跪下來苦這說:“女兒今後難道就不去當人家媳婦嗎?若是婆母也這樣對我,母親你能快樂嗎?嫂嫂的父母雖日夜擔憂自己的女兒,又有什麽辦法呢?”母親很惱怒,要打邹瑛,她說:“我願為嫂嫂受鞭打,嫂嫂沒有過錯。”母親慢慢地觀察她,只得做罷。後來邹瑛嫁給一個讀書人。一次,她抱著才幾個月大的兒子回娘家,嫂嫂把自己的小孩放在自己床上,小孩偶然掉在火上,燒傷了額頭。母親大怒,邹瑛說:“我睡在嫂嫂的房間里,不小心燒傷了孩子,嫂嫂並不知道。”後來這兒子竟然死了,嫂嫂悲痛悔恨,不吃不喝。邹瑛卻不哭,勸慰嫂嫂說:“難道嫂嫂是故意的嗎?我夜裡做了一個夢,說這孩子該當死,否則我會不吉利。”強使嫂嫂吃飯,而後自己才吃。最終感化母親變為慈悲。邹瑛曾害過重疾,嫂嫂為她吃素三年。邹瑛生了五個兒子,有四個中進士。享年九十三歲去世。
* 約心 善之真假全在心
【例】儒生問善
昔有儒生數輩,謁中峰和尚,問曰:佛氏論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今某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惡,而家門隆盛;佛說無稽矣。中峰云:凡情未滌,正眼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顛倒,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眾曰:善惡何致相反?中峰令試言其狀。一人謂詈人毆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謂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眾人歷言其狀,中峰皆謂不然。
因請問。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皆當自考。
善欲人見,實為私心作祟,希求名利恭敬讚歎,以行善為自己貼金。慈善家,慈善起家,終沒有好死者,大抵皆如是。
【例】民國年間偽善人的報應
【例】《德育古鑒》:薛包,东汉人,对父母非常孝顺,父母去世后,几个弟弟要求分家,自立门户。薛包无法阻止,只好同意,分配佣人时,薛包专挑选年老的,说:“这些人与我相处的时间久了,使唤起来顺手。”分家具器物时,他挑选朽坏的,说:“这些东西就像我的衣服和食品一样,用惯了。”分田地,他挑贫瘠的,说:“我年轻时常在此耕作,很留恋这些田地。”随几个弟弟的心意,把好的分给他们。后来几个弟弟破产,他总是救济他们。
薛包用善巧的方法,使几个弟弟可以接受。不露声色地把好的让给他们,难能可貴啊!
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46. 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註釋】: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演義】
*約事 過則不憚改,若恐人知便無改過的決心。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恐若在作惡之前則有益(畏心,恥心),已作惡而恐人知則無益。
* 約心 誠意慎獨
誠意功夫在慎獨中來。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君子慎其獨也
47.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註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
【演義】
*約事 戒淫
色之一业。人情易犯。比贪杀等事。百倍难制。故其败德取祸。亦比他事。百倍酷烈。 盖人之于色。当入眼之时。此心一动。而思之慕之贪之求之之念。固结于中而不可解。此等念虑一萌。不待身去蹈之。即已出天理而入人欲。阴司已列无穷罪案矣。
人于见色起心之时。不可不从发源处。早自禁绝。当立地起念。立地奋勇。一刀斩断。勿著一些游移。勿容一毫情念。天堂地狱。一时立判。若此际。稍稍认得不真。识得不破。不能斩钉截铁。毅然立定脚跟。则瞬息间。牵引滋蔓。不知不觉。飘入罗刹鬼国中去矣。
【例】張文啟(《不可不可錄》)
明末福建張文啟,與周某避寇山中。有少女先在,見二人,倉皇欲避。張曰:「去必遇寇,吾等皆誠實人,決不相犯。」中夜,周欲私之,張力阻得免。及旦,張惡周在,同之出山,知寇已退,速訪其家迎之。張後為黃姓者婿,奩具甚厚,觀之,即其女也,生二子,皆登第。
#第9集a (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美色人人爱。皇天不可欺。我去淫人妇。人来淫我妻。此昔人之垂戒也。杨幼青诵之曰。见他色美。方起念欲私。即作人见我妻女起心引诱想。易地相观。邪心顿息矣。
【例】明朝一人患好色。问王龙溪先生。先生曰。有帷幄于此。指谓汝此中有名娼焉。及搴帷。乃汝妹汝女也。汝此时一片淫心亦顿息否。曰息矣。先生曰。然则淫本是空。汝误认作真耳。
古諺說:
「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家中自有代還人,你要賴時他不賴。」
语云。奸近杀。洵矣。然言近杀。尚属缓词。予以为奸则未有不杀者。其夫知觉。忿怒操刀则杀。 同奸嫉妒。利刃相加则杀。因奸致死。则王法杀之。 幸而漏网。则怨鬼杀之。 数者免矣。虚劳沉痼。扁鹊难医。则司命杀之。 人以天地间至灵至贵有为之身。竟自置于必杀之地。愚哉痛哉。
杀人者。杀其一身。淫人者。杀其三世。盖不特破其人之节。使其翁姑父母。丈夫子女。耻悬眉额。痛彻心脾。甚至因羞致死。或夫杀其妻。父缢其女。子不认其母。亲戚难施面目。良家莫与联姻。以俄顷偷欢。造弥天罪恶。绝嗣之报。尚不足以蔽其辜也。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兄弟。淫人。不独乱人夫妇一伦。并乱人父子兄弟。五伦遂亡其三。 甚至使彼祖宗有不歆非类之痛。神诛鬼戮。岂能或逭。
邪淫之報,何止報在妻女! 更有報在自身病夭,有報在子孫不肖,報在前程喪盡,報在死於非命,報在來世受苦。
片时之欲念易消。一生之功名性命为甚重。何苦以百年名节。毕世前程。祖宗之积累。子孙之福禄。断送于半时迷惑。诚不知其为何种肺肠也。更有惊逃得病。服药难痊。纽结破家。噬脐莫及。甚而奸情败露。以头颅博一刻之欢。孽报循环。以妻女了风流之债。惨更难言。速当警惕。
一、有報在自身的。
淫念多。则善念必少。淫念少。则善念自多。是以淫念全消者。五福中获其三福。曰寿。曰康宁。曰考终命。淫念常起者。必有疾病之困。凶短折之殃。
人之有精,如樹之有脂也,燈之有膏也。滋之則茂,竭之則枯。
當淫火動時,便起欲念;欲念起時,精氣益耗。精氣既耗,淫火愈動,互相引發,死亡立至。更有服餌熱藥,助火導淫,煎灼五臟,其禍尤慘。至於虧損陰德,削奪壽算,更不必言矣。有志長年者,豈可蹈此覆轍哉?
【例】彭鑫博士 一患者40歲左右是大款,包養情人,日日縱欲,教之斷欲事一年,不聽,后果中風。
唐呂祖曰。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催人骨髓枯。
【例】五代时,伪蜀国罗城兵马使程彦宾是山东临淄人。程彦宾攻宁城。城下之日。左右以三处女献。皆殊色。公方醉。谓女子曰。汝犹我女。安敢相犯乎。自封锁一室。及旦。访其父母还之。后官至视察。年九十三。别亲友而逝。诸子俱显。(出《儆戒录》)
二、有報在子孫的。
【例】靳瑜(《懿行錄》) 明朝鎮江靳瑜,五十無子,訓蒙金壇。夫人出貲買鄰女為妾。翁歸,因置酒於房,以鄰女侍,且告之故。公面赤,夫人以為己在也,出而反扃其戶。公遂逾窗出,告夫人曰:「汝意固厚。但此女幼時,我嘗提抱之,恒願其嫁而得所。吾老又多病,不可以辱。」遂還之。次年夫人生子文僖公,十七歲發解(*明清時稱鄉試考中舉人為「發解」),位至宰相。
〔按〕因無子故置妾,既還妾反生子。使不還妾,未必生子也。今人無子,便思娶妾,豈知欲火愈熾,福德愈輕,是猶渴飲鹽湯,彌增其渴。惜乎世人不悟也。
【例】余干陈生善医。有贫士病怯几危。陈治之痊。亦不责报。后陈薄暮过之。因留之宿。姑谓妇曰。尔夫实系彼活。何不伴宿以报。妇唯唯。夜就之。陈拒之曰。奈尊姑何。妇曰。此姑意也。曰。奈尊夫何。曰。夫身君赐也。何有于我。陈曰不可。妇强之。陈连曰。不可不可。遂坐以待旦。取笔连书不可字于桌。后几不能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甚难。乃推窗露立于庭。迄明乃去。后陈子入试。主司弃其文。忽闻呼曰。不可。复阅又弃。又闻连呼曰。不可不可。最后又阅。决意弃之。忽闻大声呼曰。不可二字甚难。连声不已。主司因录之。后登进士。以上皆立心不私之案。然无以处夫理欲交战者矣。故叙此坚持于将乱一案示之法也。
三、有報在前程喪盡的。
【例】 南昌兄弟(《感應篇廣疏》)
南昌有兄弟二人,係雙生,容貌音聲,父母亦難猝辨,至各以衣色別之。及長,同時婚娶,同時入泮,以及榮枯得失,無不皆同。一日應試,同寓一舍,有鄰女挑其兄,兄拒之,並戒其弟。弟佯應,竟偽稱兄而往,且約中後來娶。及榜發,兄獲售(*舊時稱應試取得成功為售),而弟名竟黜。女以貌同莫辨,猶謂中試者,即所私之人也,大喜,助其行貲。及來春,兄復登第,女聞之,私治行裝,意必來榮娶,望之杳然,遂怨恨死。其後,兄享高壽,子孫榮盛。弟早夭,無嗣。
〔按〕命相吉凶,皆宿世之心所造。宿生若行善事,則在胎自具貴相,出胎自值良時;宿生若造惡業,則二者俱反;此命相所以不可不信也。然命相有定,心則無定,禍福之機,乃心所造,非命相所造,是命相不可盡信也。觀南昌兄弟,可以悟已。
不淫則貴
【例】宋 王曾。赴试京师。路闻母女二人。哭声甚切。询其邻曰。因少官钱而无偿。将卖女。故哭也。曾乃访其家。问之无异。乃曰。汝女可卖与我。仕宦往来。可时时得相见。遂如逋数而与之。约以三日取女。逾期不至。其母访曾之所馆。曾留书。令其择善配。已行数日矣。后曾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封沂(yi2)国公。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鲁君接受齐国所馈赠的女乐,孔子即知已无法在鲁国行道,便辞官去鲁。
归女乐的归字作馈字讲。孔安国注:「桓子,季孙斯也,使定公受齐之女乐,君臣相与观之,废朝礼三日。」
据史记孔子世家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商品不二价,路人不拾遗,鲁国大治。与鲁为邻的齐国,深恐鲁用孔子行霸,不利于齐,因此采用犁鉏所说之计,以女乐迷惑鲁君,破坏孔子为政,于是选了八十名美女,能歌善舞,以及文马三十驷,致赠鲁君,陈列在鲁国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引鲁君往观,终于接受。定公果然为女乐所迷,以致连续三日不理朝政。不久,鲁国郊祭,又不依礼将祭毕的膰肉分送大夫。因此,「孔子行。」孔子便辞官离开鲁国,前往卫国。
四、有報在死於非命。
【例】(出安士全書-欲海回狂)直隸兩士(《戒淫彙說》)
明有一士,應試南京。寓對某指揮第,有女窺之,屬意於生。試畢,使婢授意,期於是夜相會,生懼累陰德,卻之。同寓一友,素輕挑,乃偽為生赴約。婢暗中莫辨,引之入。相與就寢,偶忘閉門,適父晨歸,突入見之,大怒,奮劍俱斬,首於有司(*首:投案自首)。明日榜發,在寓者居首列。
〔按〕一登舉子錄,一登鬼子錄,榮辱苦樂,皆天淵矣。念別於幾微之界,而報分於旦夕之間,良可畏哉!
【例】 年薪140万副总裁命丧漂亮"女网友"一夜情陷阱 《新晚报》
(来源于:中山商报
香港华娱副总裁耿为民约会“女网友”被杀案6月24日在广州市中级法院宣判,冒充“女网友”实施“色诱抢劫”的王宝珍和周芳萍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15年有期徒刑,在抢劫中杀死耿为民的周坤(化名)年仅17岁,被判处无期徒刑。犯法者罪有应得,然而这一“色诱抢劫”命案本身,却为所谓的“一夜情”敲响了警钟。
当耿为民在广州被杀案真相被揭开时,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年薪140万、终日出入“正式场合”会见宾朋的副总裁竟然死于一个17岁的少年之手,而将其骗到酒店房间实施抢劫的“女网友”,不过是两个22岁的姑娘。
3名凶手均是江西省安福县人,其中第一被告人周坤(化名)年仅17岁,是另一被告人周芳萍的表弟。另外两名被告人王宝珍、周芳萍是22岁的年轻女子。王宝珍和周芳萍从2001年开始在福州、厦门等地联手实施“色诱抢劫”。由于王宝珍长得漂亮,每次都是周芳萍在网上寻找“猎物”,再由王宝珍出面与“网友见面”,将对方迷醉后实施抢劫。
2004年3月,王宝珍和周芳萍及其表弟周坤来到广州。周芳萍继续在网上寻找“猎物”,并很快在3月中旬“钓”上了耿为民,然后由王宝珍出面和耿为民见面。据王宝珍供认,4月6日,耿为民出差到广州,要求和王宝珍见面。当天晚上9时许,王宝珍、周芳萍将耿为民诱骗到广州市一家酒店的房间里,用掺和了迷药的啤酒骗耿为民喝下。耿不省人事后,两人通知周坤赶到酒店,3人将耿为民身上的现金、手表、手提电话、银行卡等物搜掠一空。随后,3人又将耿为民捆绑起来用水泼醒。周某持刀恐吓,逼耿说出银行卡的密码之后,王宝珍和周芳萍持卡到银行取出3万余元。
次日11时30分,被捆绑的耿为民突然大声呼救,一旁看守的周坤担心被人发现,用刀疯狂对着耿为民胸部和背部猛刺10多刀,导致耿当场死亡。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因为“网友约会”而发生的血案。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仅2004年6月至8月,广东省就打掉色诱抢劫团伙33个,破获色诱抢劫案件181宗。广东省女子监狱在押的5000多名女犯当中,因色诱抢劫入狱的占了最高的比例。
#第9集b (
五、有報在來世受苦。
【例】(出在官法戒錄)劉自然。泰州人。天佑中為吏、管義軍案。因連帥李繼宗點鄉兵、捍蜀城。紀縣百姓黃知感、名在籍中。自然聞其妻有美髮、欲之。誘知感曰、能致妻發、即免是行。知感歸語其妻。妻曰、我以弱質托於君。發有再生、人死永訣矣。君若南征不返、我有美髮何為。言訖、剪之。知感深懷痛湣。既廹於差點、遂獻于劉。而知感竟不免徭戍、尋歿於陣。是歲自然亦亡。後黃家驢產一駒、左脅下有字云劉自然。邑人傳之、達於郡守。郡守召自然妻子識認。其子曰。某父平生好飲酒食肉、若能飽啖、即父也。驢遂飲酒數升、啖肉數臠。食畢、奮迅長鳴、淚下數行。劉子請備百千贖之、黃妻不納、日加鞭撻。後經喪亂、不知所終。劉子亦慚憾而死。 (廸吉錄)
假公事而髠人之妻、即使能為出籍、亦未必不遭陰譴也、發猶如此、況於詐取財物、至令賣男鬻女者哉、世俗言及惡報、輒曰變驢變狗、不必實有其事也、怨毒之必報、理自如此、
闺箴曰。妇人淫孽。终身不可湔 [jiān]浣。孝子慈孙。莫能洗涤。故淑女名媛。守身如玉。容不得半点瑕疵。倘遇狂且。当下投梭峻拒。自然不敢再犯。此香闺正气。鬼神呵护者也。若妇人淫乱。岂无恶报。阴律以托生犬彘治罪。又岂特阳世为人唾骂已哉。并警戒之。
淫报既重。则防淫之功。与导淫之罪。其报自当不轻。普愿人人吐舌上之青莲。挥案头之彩笔。表章感应。救拔淫迷。辗转流通。迭相化导。或广座危言。或密室苦口。毋畏揶揄。毋避迂腐。宛转劝导。必能使听者。大发深省。受益无穷。于以回蛾眉伐性之狂澜。施锦阵回头之良药。岂非爱人以德。自求多福之君子哉。
今人口业。莫甚于好谈闺阃。述淫亵事。多方揣摹。一唱百和。每因言者津津。遂致听者跃跃。夫奸恶阴私。实系终身名节。一言偶失。殃累无穷。上干天怒。莫此为甚。何如常说贞淫果报。扶持名教纲常。获福于天之为愈耶。
明袁了凡曰。取淫秽邪书恶状及谤语焚化者。得子孙忠孝节义报。好阅淫词小说及称说淫书故事。及家藏淫书淫画者。得子孙娼优报。
【例】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在書中寫了許多助長邪淫、偷盜和殺生的
情節,極盡的誨盜誨淫;結果施耐庵的兒子、孫子、曾孫,生下來全
都是啞巴。
【例】西廂記的作者元朝王實甫,善於描寫男女偷情私會的情形,導
致許多人看了西廂記,就起了邪思淫念;結果書還沒有寫完成,王實
甫自己就已經無法克制,嚼舌而死了。
* 約心
萬惡淫為首。蓋淫心一生,諸惡群集。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生機械心。少有阻礙,生瞋恨心。欲情顛倒,生貪著心。羨人之有,生妒毒心。奪人之愛,生殺害心。廉恥喪盡,倫理俱虧。種種惡業從此生,種種善念從此消。夫一動淫心,雖未有實事,已積惡造罪如此,況顯蹈明行者乎!
修法:
見色起心四字。乃世人一生受病之根。今欲斷除此根。當在見字著力。
非禮勿視。見如不見者上也。
本心難昧。禮法難踰。嚴禁強制者次也。
不然。始則起於心。終將亂於事。一念之差。一失足成千古恨。悲哉。
修見色不起淫心的工夫,在於未見不可思。當見不可亂。既見不可憶。
未見不可思。是靜時存養工夫。平日燕居獨處。必須收拾一個幹幹淨淨念頭。時時儆覺。刻刻提撕。天理既存。人欲自遏。凡淫穢邪僻之想。不入光明正大之胸。此君子主敬學問。
當見不可亂。我心既定。自然美豔當前時。任他百端引誘。我這裏絕不轉動分毫。是何等定力。然此境界。皆從平日操持嚴切。正心誠意中來。欲戒其事。先戒其心。欲持守於當前。先操持於平日也。
既見不可憶。即是不可起心私之之意。是動時省察工夫也。
此三語。各有一境界。思者思之於未來。亂者亂之於現在。憶者憶之於過去。今人彌天淫惡。無非於此三境中成就出來。誠能三境盡除。淫行何處著腳耶。
【例】明朝劉理順
防淫之念。全在慧力。
【例】 唐狄仁傑拒婦
唐狄梁公(狄仁傑)嘗曰:人至美色在前。急思此婦。異日抱病而死。其屍潰爛。蛆蟲攢聚。臭穢薰人。懍乎可畏。邪念便釋矣。
梁達磨祖師皮囊歌曰。尿屎渠。膿血聚。算來有甚風流趣。
唐呂祖曰。休誇年少趁風流。強走輪回販骨頭。不信試臨明鏡看。面皮底下是骷髏。
凡是人最容易失足的時候,就是在美艷當前,難以克制欲望衝動
的那一剎那了;因為這個時候有三種魔;第一、當你眼睛看到的時候,
對方妖艷的姿態,就攢到了心中;使得骨頭發熱,神識都飛騰起來,
就像煙霧騰起火燄熾烈一樣,這就叫做火魔。而欲根開始發動,任督
二脈暗中的開啟,就像堤防將要崩潰,急流就要衝出一樣,這就叫做
水魔。而水火相互的烹煮,身體和魂魄互相的激盪,就像輪子不停的
轉動,圓環沒有邊際一樣擴散,這就叫做風魔。這裡所講的三魔,也
就是所謂的三關,要想斬三魔,過三關,沒有別的方法,就只有慧劍
一把而已;也就是說,忍耐再忍耐啊!堅忍再堅忍啊!很忍再很忍啊!
所以再怎麼的口渴,也不能夠喝那有毒的酖酒,這就是忍的說法。當兩個人在互鬥時,彼此都拼命想要奪下對方手中的刀子,縱然是手流血了,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刀啊!而打敗仗的軍隊奪路逃命的時候,就是背後中了箭,也得忍痛不能夠回頭啊!這就是堅忍的說法。毒蛇螯了手,壯士立刻就拿
刀斬斷了手腕;毒箭射中了身體,英雄立刻就忍耐疼痛刮骨去毒,這
就是很忍的說法。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頭,能夠守得定,忍得過,就能
夠感動天地鬼神,而自己的修持,也能夠功圓行滿了。若是一念的依
迴猶豫,必定就會把持不定;而對方只是路邊的野花,轉眼就成空了;
而自己因為犯了邪淫,卻從此被減除了壽命,減除了福祿,甚至因此
而招致了殺身之禍;而且命中應該富貴的人,卻因此而轉變為貧賤之
命了;命裡應該平安,卻因此而轉變成了災禍;命裡應該有兒子,卻
因此而變成了絕嗣;本來希望能夠生下貴子賢孫,卻偏偏生下了下流
的孩子;而且還有地獄的果報,來世的報應,畜生的報應,妻女淫亂
的報應,子孫窮困的報應,與娼妓戲子的報應;這都只是因為自己片
刻念頭的偏差,所招致無邊的災禍惡報啊!這是何等悲痛啊!怎麼敢
不忍耐呢?怎麼敢不忍耐啊!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
48. 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註釋】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演義】
*約事 怨仇以解不宜結。寧願人負我,絕不我負人。
【例】宋朝有位盧某,乘著黑夜,拿了一百兩的黃金,送給當時的宰相
王旦,請求王旦幫助他獲得江淮發運的職位;王旦對他說:「你的才能
尚不足以擔當這項職務,雖然我們是朋友,但是我不敢以私廢公啊!」
盧先生聽了王旦的話,感到不好意思,就帶著黃金離開了宰相府。從
此之後,他每天黃昏的時候都在焚燒咒語,希望王旦早死。有天晚上,
他夢到神明呵叱他說:「王旦忠心為國,你卻咒他早死,上帝因此降罪,
很快就要處罰你了。」果然沒有幾天,盧某就死了。
【例】李林甫口蜜腹劍
李林甫靠諂媚巴結做到唐玄宗的宰相,为人忌刻阴险,对于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视的官员,必设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语相结,背后却阴谋暗害,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同时为相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为了专权固位,他竭力阻塞言路,朝臣受其威胁,从此谏诤路绝。阴险不测。贼害良善。其恶不可枚举。
天宝八载(749),咸宁太守赵奉璋拟揭发林甫罪状二十余条,被他指使御史台以妖言逮捕杖杀。天宝十一载,林甫死。死前见一鬼物。锯牙钩爪。毛身电目。以手击甫。未几。甫七窍流血而死。此前,他已和杨国忠有隙,死后,国忠唆使安禄山诬告林甫与蕃将阿布思谋反,玄宗追削林甫官爵,籍没其家产,断棺,戮尸,子婿流配。
化敵為友,化怨為親
*約心則化解內心怨恨,和諧世界。 決不報復。
#第10集a (
49.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
【註釋】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
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
【演義】
*約事家和萬事興 以和為貴 和氣生財
【例】《德育古鑒》張士選,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跟叔叔住在一起,叔叔對他如同親生兒子一樣關愛。叔叔生有七個兒子,祖上的產業還沒有分。叔叔說:“我要把產業分成兩份。”士選請求分成八分份,叔叔堅決不接受他的意見。士選堅持自己的請求,最終按他的意見分成了八份。張士選十七歲入京應舉考試,住在同一旅館中有二十幾個考生,有一個看相的人,把他們每個人都看了一遍,指著士選說:“金榜提名,只有這個少年。”眾人都不服氣,斥責他胡說。看相人說:“文章好壞我不知道,但這少年滿面有陰德氣。”待到揭榜,果然只有張士選一人高中。
張士選誠然賢達,而其叔叔也是古時的真君子。
評:許多人感受到現在錢財多了,反而親情淡了;交通發達了,反而人與人之間疏遠了;富裕家族中父子反目,兄弟相爭者往往有之,不如貧苦家中骨肉情深,手足和睦。
和順之基礎在孝悌。
【例】《德育古鑒》昌化一家姓章的,兄弟二人都沒有兒子。哥哥抱養了同族的一個小孩當兒子,不久,他自己也生了一個兒子。弟弟與弟媳向哥哥請求說:“哥哥現已有親生兒子,可不可以把抱養的孩子送給我們?”哥哥將此話告訴妻子,妻說:“沒有兒子時去抱養人家的孩子,自己才有兒子就拋棄他,別人會怎樣看我們?況且新生子就一定能保得住呢?”但弟弟仍請求不已。嫂嫂說:“爲了不違背弟與弟媳的心願,我寧願把親生的兒子給你們。”弟媳連說不敢當。嫂嫂說:“這個孩子固然是我所生,但侄兒也如同兒子一樣,有什麼區別呢?”後來這兩個兒子各為父輩生了兩個孫子,一門出來六名進士。
和為貴,誠然!
* 約心 和順從我心做起,心能轉境界。
【例】《德育古鑒》蘇少娣 [dì],是蘇家最小的一個兒媳婦,娘家姓崔。蘇家共有兄弟五人,她進門時已有四人娶妻。四房媳婦各有奴婢,由於她們聽信奴婢的閒話,每天都有爭吵,甚至到動刀的地步。少娣剛出嫁時,娘家人都很擔憂。少娣說:“木、石、鳥、獸。我沒有辦法去相處,天底下哪有不能相處的人呢?”她對四個嫂嫂非常恭敬,嫂嫂缺少什麽東西時,她就說:“我有。”馬上派人送去。婆母叫嫂嫂們做事,四個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答應去,少娣說:“我是後來的,應該做一點事,我去。”她娘家若有果品之類送來,她一定把四個哥哥的孩子叫來。分給他們,還送給四個嫂嫂。嫂嫂沒有吃,她不會先吃。如果嫂嫂互相傳閒話,少娣總是笑而不答。
若是自己的奴婢,將嫂嫂對自己不滿的話來告狀時,少娣就先把奴婢打一頓,接著自己去向嫂嫂道歉,說自己做得不好。又一次,她剛穿好錦緞新衣,去抱侄兒,正好孩子撒尿,嫂嫂急忙要接,少娣說:“不急,小心驚嚇了孩子。”完全沒有一點可惜新衣的意思。過了一年多,四個嫂嫂互相說:“五嬸太賢慧了,與她相比,自己真不是人了!怎麼年齡大的反被她笑話。”從此妯娌間和睦相處,終生無怨言。
《迪吉錄》說:“人家庭不和睦,常常是由於婦女。因為婦女目光短淺。又其所謂稱為公婆、姑、伯、叔、妯娌的人,都是媳婦們應該稱呼的,並非天生的,所以會輕易割捨恩情,容易結怨仇。如果不是有遠見有胸懷的丈夫,就會被她牽著鼻子走,而自己還沒有感覺到。
於是就有親兄弟,以及子侄輩至死不相往來的,有的自己沒有兒子,也不肯把侄兒當做後代,有人多子,而不肯送給兄弟的,有的不體貼兄弟貧窮,奉養父母一定要均等,若不然,則棄父母于不顧。安葬父母也一定費用平攤,若攤不平,寧可留喪不葬而不憐恤的。有的小姑在母親面前誣陷嫂嫂,有的嫂嫂在丈夫面前中傷小姑,這樣的事例,實在是不勝枚舉。
豈不知我既已嫁進人家,將永遠為這個家庭傳宗接代,那麼丈夫的親人就是我的親人。你如何對公婆,就是以後兒媳怎樣對待你的樣子,你如何對待伯叔妯娌,也是你以後的兒媳相處的榜樣。常與人親愛忠厚,好恩情,講禮貌,怎麼不快樂呢?如果整天同別人作對,面紅爭吵,煩惱叢生,又有什麽意思?其關鍵不就是肚腸放寬些,時常帶些忍耐,略讓些便宜,這樣就可以人人都和好了。
以好意對人,別人必定會知道,即使一時不知,過後必知。縱然別人不知我的好意,而那些旁觀的親眷們,由於受我盛德的感動,也必定會更加愛敬我,當然要真心實意對待別人,時間久了,他自己能受到感動。不可以認為我用好意對他,就期望於他,一不見回應,就說好心無用,因為感動別人自然要有個過程。(我對人是真心誠意,一定遲早感動人,不怕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怕的是自己不用真心。常常對別人提自己的施與多少恩惠,是一種求人回報的心,哪裡能感動人呢?)
50.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註釋】囊(náng)橐(tuó):口袋。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演義】
*約事絕不偷稅漏稅
欠國家的,全國人是你債主。
【例】賣房交稅
*約心除尽偷心,无愧天地,心中自有至乐。至乐为性德流露,非从外来。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一乐家庭平安(家门和顺),二乐心地坦然(国课早完),三乐教书育人。(读书教学)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学者可不勉哉?”
51.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註釋】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
【演義】
*約事学贵立志
【例】《德育古鑒》李生,福建人,喜歡讀書作文。赴考時,要路過衢洲旅店。店主夢見土地神說:“明日李秀才要來,他是個科甲人才,要好生接待。”第二天,李到達旅店,店主款待十分熱情周到。李查問原因,店主以夢相告。李生大喜,夜里就想,登第做了官,過去貧窮時取的老婆,不配做夫人,該換一個。李離店后,店主再次夢見神對他說:“李生用心不善,功名還沒到手,就想棄妻,已經失去科舉成名的機會了!”李生落榜而歸,再過旅店,店主再以夢告知,李大驚,又愧又恨地離店回家。
#第10集b (
*约心 以聖贤之志为志,以聖贤之业为业。
【例】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例】孔子十五有志於學
《礼记·礼运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聖贤之事业,在于教化众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从教学入手。
【例】郑玄
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确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终日沉湎于书卷中,孜孜以求。他不尚虚荣,天性务实。
郑玄曾先后游学十几年,走遍了各地,连大经师马融都自叹不如,成了全国著名的经学大师。他著述丰赡,又弟子众多,在当时是有相当大声望的。
朝廷当政者对郑玄的大名已早有所闻,于是争相聘请他人朝担任要职。但郑玄求名而不求官,羞与外戚闭寺为伍,绝不愿涉足仕途,乃屡拒征辟,一心一意从事著书讲学的学术工作。灵帝中平二年(185年),执掌朝廷权柄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为了笼络人心,首先征辟郑玄入朝为官。州郡官吏胁迫起行,郑玄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为表示礼贤下士,对郑玄礼敬有加,设几、杖之礼以待之。郑玄为保其名士节操,拒不穿朝服,只穿普通儒者的便服与何进相见。仅隔了一夜,未等授予官职就逃走了。
郑玄以其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是一位空前的经学大师。从唐代起,其所注的《诗》、《三礼》即被视为儒家经典的标准注本,收入九经。宋代又把它列入十三经注疏,长期作为官方教材。直到今天,仍是古经典的权威注本。
【例】茂森辭職從事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當我获得澳洲昆士兰大学终身教职時,厦門大學以八十萬年薪聘請我作該校財經研究所主席教授,待遇优厚。
母親和我在思考是在澳洲工作,還是適合在中國工作?有一天跟師長散步請教,師長回答我說:“要做聖賢!”這話使母親一愣。這是什麽回答?似乎是答非所問,充滿禪機,打斷人的思維妄想,震開人心中的疑情。
我們學習聖教,仰慕贊嘆孔子。難道我們永遠停留在仰慕和贊嘆嗎?難道我們就不想自己成爲孔子這樣的聖賢人物嗎?難道僅滿足於當一名金融教授嗎?讀書志在聖賢啊!
母親給我的生日賀卡中說:
“茂森兒,做母親的,希望你更上一層樓,希望兒子做君子,做聖賢。你能滿我的願嗎?”
《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因此大孝者應以德濟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目前世界人禍天災頻繁,不和諧,根本原因就在缺乏傳統倫理道德教育。中華傳統的美德和文化,經過一百多年來的摧殘,已經到了斷層的危機。芸芸衆生當中,有君子之風,有聖賢之德的人,是鳳毛麟角。環視神州大地,放眼全球,我們多麽希望中華傳統道德遍地開花!最有效的是大力推動倫理道德的教育我們母子都看到了,目前世界不是缺乏經濟金融人才,而是急缺倫理道德的教育與德才兼備的聖賢師資。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所以我和母親决定重新選擇人生道路。
於是我在母親的支持下,今年以來便辭去令人羡慕的終身教授工作,回到祖國正式拜師於淨空老教授門下,跟隨師長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重新做一名學生,在師長身邊學道修身,同時通過互聯網向祖國和全世界的華人講授傳統道德文化。
我們母子回到祖國,又重新過著我出國留學前的簡單生活,一位熱心的長者每月給我們生活補助。而母親看到我走上了聖賢教育之路,心裏很欣慰。
母親說: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大孝;能成就聖賢、普利衆生,使千秋萬代的人獲益無窮,是至孝。 我支持儿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
我更爲母親的高尚德行感動。她雖然就我這一個兒子跟她相依爲命,却能爲了挽救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幫助世道人心的改善,而將她唯一的兒子捐出來,讓兒子去做聖賢,爲人類的道德教育事業,爲和諧世界做貢獻。
拜師之後2006年,我給母親的生日賀卡中,寫了一首詩爲母親祝壽:
《感恩慈母頌》
春秋六秩轉瞬間
育兒辛苦三十年
昔有孟母勤策勵
而今家慈不讓賢
不戀高薪教授銜
唯希獨子德比天
從來豪聖本無種
但以誠明度世間
52. 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註釋】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演義】
*約事忠君爱国 八荣八耻前二条
【例】孫謙 (見歷史感應統計p.628《循吏史》)
孙谦传 ——《梁书》卷五三
南北朝时期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县人。他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所赏识,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就暂时寄居在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宋江夏王刘义恭听说后,任用他为行参军,以后,孙谦又连续在大司马、太宰二府中任僚佐。
他又出任句容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宋明帝泰始初,他事奉建安王刘休仁,刘休仁任用他为司徒参军,并向宋明帝提到他。宋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主要居住着蛮、獠等少数民族,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来进行镇压。孙谦将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为兵,统兵赴任孙谦说:“蛮獠不服从命令,是由于对待他们失去节制,不必麻烦役使兵卒,以耗费国家资财。”他坚决推辞不受。
到郡后,他广施恩惠,推行教化,蛮人与獠人十分感动,争相献上黄金与珍宝。孙谦加以抚慰劝喻,让他们回去安居乐业,所献的东西一无所受。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孙谦也都将他们释放回家。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他在任三年,被征召入朝为抚军将军中兵参军。
宋后废帝元徽初,他被任命为梁州刺史,他推辞没有赴职,又被任命为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簿。建平王刘景素将要举兵造反,顾虑孙谦为人刚强正直,先找借口派他出使到京都,然后再起兵作乱。刘景素被杀后,孙谦迁任左军将军。齐高帝建元初,他担任宁朔将军、钱唐令,他以简便的方法处理烦杂的事务,以至狱中没有等待判决的囚犯。到他离职时,百姓以他在职时不受百姓的礼物,装载缣帛等物追着要送给他,但他一无所受。每次离职时,因为自己没有私宅,就借官府空着的车棚居住。
齐武帝永明初他出任冠军将军长史、江夏太守,由于在被接替时擅自离开江夏郡,被关押到尚方中,不久,被赦免为中散大夫。齐明帝在密谋废立时,想用孙谦为亲信。以他兼卫尉,给他甲士百人,他不愿参预宗室内乱,就擅自遣散甲士,明帝虽然没有怪罪他,但不再重用他。派他出任南中郎将司马。东昏侯永元元年,孙谦迁任囗囗大夫。
梁武帝天监六年,孙谦出任辅国将军、零陵太守,虽然年龄已衰老,但他还是勉力处理政务,官吏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起先,郡中经常有老虎伤人,他来到后,遂不见老虎的痕迹。到他离职的那天夜里,老虎又出来伤害居民。
孙谦担任郡县官时,经常勤于劝说百姓进行耕作养蚕务于使地尽其利,因此,收入常比邻境为多。天监九年,因他年老,征召为光禄大夫。入朝后,梁武帝赞赏他的清白廉洁,对他十分礼遇。每次朝见时,孙谦还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以效力,梁武帝笑着说:“朕使用卿的智慧,而不再使用卿的气力。”
天监十四年,梁武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孙谦,清廉谨慎,名声卓著,始终不怠,是高年老臣,应加以优待。可给他亲信二十人,并允许在入朝时由专人加以搀扶。”孙谦自少至老,历任二县、五郡的长官,所到之处,廉洁奉公。
他生活俭素,床边使用苇或竹编的粗席作屏风,冬天则使用布被与莞草编制的席子。夏天没有蚊帐,但晚上睡觉却没有蚊虫来骚扰,别人都很惊奇。他年过九十,但身体强壮,与五十岁的人相仿,每次朝会,他都比众人先到公门。他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作的超过一般人很多。他的从兄孙灵庆曾在他家养病,他外出前及归来后都要去探问孙灵庆
的起居情况。一次,孙灵庆说:“先前喝的水冷热不调,现在还口渴。”孙谦退出后,便将妻子送回娘家。彭城人刘融乞讨要饭,病重后无处收留,他的朋友用车把他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以接待刘融。刘融去世后,孙谦又以礼进行殡葬。众人都佩服孙谦的仁义作风。天监十五年,他死于任上,当时已九十二岁。梁武帝下诏赐给钱三万,布五十匹。
梁武帝亲自为孙谦举哀,十分悲痛可惜。
【例】 孝子辭官記 (遼寧青年網
許陽出生在湖北黃州一個普通幹部家庭,12歲那年父親去世,從此他和母親過著艱難的生活。許陽大學畢業後,被分到黃州政府機關做文秘。自從能掙錢了,許陽時刻不忘孝順母親,在同事和熟人眼中他是公認的孝子。
許陽結婚生子後,許母幫忙帶孩子,妻賢兒孝孫乖,一家人生活得美滿和睦。有了幸福家庭做後盾,許陽工作非常努力,深得領導器重。2005年5月,許陽當上了行政主管機關的局長。
自從當上局長,許陽就發現母親與局裏的幹部、家屬接觸過於頻繁,對局裏事務的關注程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
不久,局裏一名幹部因在上班時間打麻將,被公安局抓了起來,許陽決定處分他。沒想到,許母卻把他狠狠責備了一番,要許陽高抬貴手,放過人家。對母親一向孝順的許陽,只好違心地作出了從輕處理的意見。
9月初,新分來的女大學生小胡不願去基層工作,想留在市局機關,因許陽沒有答應便托人找到許母求情。許陽埋怨道:“媽,你這樣管法,我的工作很不好開展。”許母反駁說:“當官的哪有像你這樣鐵面無情,讓我的面子往哪裡擱﹖”見母親很生氣,許陽心又軟了。
這之後,許母幾次替別人說情,幹預許陽的正常工作。他每一次違心地聽從母親後,都在心裏說,希望這是最後一次。
母親收賄逼兒子辭官
去年11月的一天,妻子忽然說:“我懷疑你媽幫別人說情,收了別人的錢。”許陽大吃一驚。
一天,留在局裏做檔案員的小胡進來送檔,許陽問小胡:“你老實告訴我,你家有沒有給我母親送錢﹖”小胡只好承認:“我爸送的,3萬元。”許陽當即打電話讓妻子從家裏存款中取3萬元,返還給她。
晚上,許陽把退錢的事對母親剛說個開頭,許母不容兒子細說,氣憤地關上房門。然後在屋裏邊哭邊責備兒子:“我一生守寡為的是你,你現在有出息了,就把老娘當壞人一樣防著。我弄點錢是為了孫子,你還能當一輩子的局長呀﹖”
許陽忽然發現,母親對金錢有強烈的貪欲。為此,他對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害怕,甚至是恐懼。
2005年12月底,局裏要對人事進行一些調整。許母又找到兒子,替一名基層幹部進城說情。這次許陽對母親的責怨終於爆發了,“絕對不行。這事你別管!”這是許陽有生以來第一次和母親爭吵。他懷疑母親又收了人家的錢。
今年3月的一天,許陽得知了有名幹部為進城給母親送錢的事,當天下午便把錢退還給了他。晚上,許陽大聲地指責母親:“從今以後,不許你幹預局裏的事情,更不許你私下收人家的賄賂。”這次爭吵,母子間的隔閡一下子加大,有好長時間,許母在家裏不和兒子說一句話。
5月中旬,因局機關裝修許母進行干涉一事,讓許陽的心情極其糟糕。經反復考慮,
離家出走母親終於想通了
在等待重新安排工作的那些天,許母天天逼許陽去找市委領導求情。母子倆為此事再度陷入了僵局。
一連六天,許陽日夜不停地尋找母親,他的心仿佛經受了一場空前的劫難。30日晚,遠在河南省信陽市的表舅來電話,說許母已到了信陽。
在表舅家裏,許陽跪在母親的面前。在兒子的哭聲中,許母也淚水漣漣,歎息不已。出走的這些天她也想通了,是自己錯了,既然愛兒子,就不能害他。
《孝經》云:
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
許陽辭官,雖不得已,亦不失為忠孝兩全之舉,既不陷母於不義,又不做貪污受賄之事,其苦心可貴也!
53.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註釋】 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演義】
*約事敦倫盡份 閑邪存誠
【例】《德育古鑒》北魏時期 房氏,是太守房湛的女兒,她十六歲嫁給魏溥。後來魏溥患重病,他對妻子說:“死並不值得遺憾,只是憂慮你太年輕,不能終身守寡,而我的母親年老且貧,兒子太小無所依靠啊!”房氏哭著說:“我遵照先賢的遺訓,服飾夫君,期望夫妻白頭偕老,今天既然如此,這是命中註定!婆母在堂,兒子繈褓之中,我怎麼能因自己年少就棄老別幼遠嫁他人,而保終生遺恨呢?” 魏溥死了,將入殮,房氏割下左耳投入棺中,說道:“以後黃泉想會吧!”她的婆母一邊哭一邊撫摸著兒媳說:“你何必這樣呀!”房氏回答說:“媳婦年少遭此不幸,擔心自己的父母不一定能諒解我的誠心,想以此表白自己的決心罷了!”當時兒子房緝,尚未滿白百日,房氏竭盡心力撫養教導,她足不出戶,終身不聽音樂,不赴宴席,她教子有母親的儀范。后房緝取得功名,當了濟陰太守,他向朝廷上書,母親苦志守節的懿德,皇上特敕封房氏為誥命夫人。
*約心 樂天知命,隨緣行善,
《曾國藩家書》:“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勞績在臣,福祚在國”
《名賢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唐.王勃《騰 王 閣 序》:
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例】《德育古鑒》文紹祖,福州人。他有個兒子,與姓柴的女兒訂了婚。不久此女中風,文紹祖就想毀其婚約,他的妻怒斥道:“我生的兒子,應當使他順從天理,自然能夠長久,要是違背天理,傷害道義,那是更快地招禍!”於是迎娶柴家女為兒媳婦。第二年,其子就考中了進士,柴氏的病竟然也好了。柴氏后生了三個兒子,都中進士。
54. 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註釋】 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近于圣贤了。
【演義】
*約事克己復禮為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复礼的复字,是相合的意思。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自暴」就是《孟子.離婁篇》所說:「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即一個人的言語不合禮義,就稱為「自暴」。
「自棄」就是孟子所說:「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就是告訴我們,雖然知道仁義的內涵很好,卻不能力行仁義之道,這就是「自棄」。
*約心心性本來若此,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信人皆可以為堯舜。 時時依靠性德,處處回歸自性。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老子》有言:「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 有版本為:宴
[2] 有版本為:期 儉
[3]有版本為:法肅辭嚴
[4] 有版本為:暱
[5] 有版本為:宴
[6]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三姑指的是三种宗教的出家女性。尼姑是佛教、道姑是道教、卦姑是专门占卦的。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六婆中,牙婆是专门贩卖人口的人口贩子,专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媒婆是专为人介绍姻亲的女性。师婆是专门画符施咒、请神问命的巫婆。虔婆是妓院内的鸨母。药婆是专门卖药的女人。稳婆则是专门接生的接生婆,如果发现女尸,亦会由稳婆负责验查是否被人先奸后杀。六婆是各种专业的名称,有时一人可以身兼数职。
代表不正派的女人。
[7] 有版本為:期 儉
[8]有版本為:法肅辭嚴
[9] 有版本為:暱
- 上一篇:《五种遗规》之《养正遗规》
- 下一篇:圣贤之道 善始善终